标签:
杂谈 |
误导(诱导)问卷举例
——科普一下,这仅仅从心理测量学的角度,但不知理、化、法学等学科的角度是怎样看的
1.请选择:
A某田块今年种麦子,有收成
B某田快今年抛荒,无收成
注:后面的有收成和无收成”尾巴”就是诱导,尽管“诱导者”可以辩解说,群众眼睛雪亮他们知道两者的全部优缺点。
正确做法是去掉“尾巴”
2.请选择你对物业工作的评价:
A满意
B较满意
C不满意
(以满意和较满意两项之和计算满意度)
注:由于缺少“较不满意”选项,会诱导群体整体上倾向“满意”,尽管“诱导者”从习惯或常识角度认为,大家平时就是这样问话的么。
正确做法,要么“满意”、”不满意”,要么“满意”、“较满意”、“较不满意“、”不满意”,然后然后分别报告
3.关于小区前门小广场是否建停车场的诱导性设问:
A是,缓解小区停车难
B不,保留空地
注:”诱导者”这里做了多方向诱导:a隐去此处原是“步行小广场”的事实而突出设计者自己认定的”空地”,b突出“缓解停车难”的好处而隐去“安会隐患和小区整体品质受损”等坏处,c模糊规划的法规严肃性而突出少数服从多数的认知习惯。
正确的设计应将这些背景和优缺点全面罗列(也可省去让个体自己判断),再设计简单的“是“与“否”选择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