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自杀预防策略

(2016-11-29 18:35:30)
标签:

杂谈

自杀

学生

精神疾病

预防

分类: 自杀与危机
学生自杀预防策略

学生自杀原因把握三条线:
1.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分裂症、边缘型人格障碍(美国喜欢这个诊断,往往长期有自损行为)、癫痫等。
2.正常人的压力,过大,可由压力有关因素中的某一诱因如继发事件冲击、社会支持遭剥夺等作为压垮骆驼的最后稻草而引发。
3.某些青年人的“自我空洞化”(虽一路优秀却不知再活下去目标在哪)和自我拒绝(现实我与理想我太远无法认同)。这一类处于正常与疾病(如抑郁)中间“状态。

学校咨询老师工作三建议:
1.掌握简单判断精神疾病的能力,有了怀疑及时转诊,并把责任转移给家长、医生,避免将疾病当思想认识问题抱住不放。
(如学生还在校,不影响下述与正常人一样施行教育性指导,算是辅助治疗吧,有助于降低因压力因素导致的疾病症状加重;同时调动其服药动机,这属于帮助医生;还要注意“心理治疗”方法中某些技术如“面质”、暗示等技术反而诱发或加重其自损可能,故以正面宣传为主)
2.对正常人因为压力因素所致的危机,咨询老师应学会一类(种)能综合评估和调整压力系统的知识体系,如压力系统模型基础上的6条压力调控途径,在整体把握基础上,才选择性使用某几种技术,正如疾病整体把握基上手术才有用处
3.对青年“自我空洞化”和自我拒绝,属于人格层面价值观念方面问题,是长期一路走过来形成,不是“思想问题”,也不算疾病。办法确实不多。压力调控有些皮毛作用。前者试讲人本主义的条件关注与自我发展的关系,后者可宣讲自我发展中理想我与现实我的探索和认同过程,其中“挫折与试错训练”以及“接纳差异,快乐竞争”是重要手段与目标。
压力系统管理六条途径
(近日干此等事,怕忘了,留个底,供听过朋友参考[微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