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腐后一些官员跳楼是脑中5-H丅增加了吗

(2016-02-28 17:44:34)
标签:

学生

自杀

抑郁症

系统思维

压力

分类: 自杀与危机
——关于自杀问题的师生微博对话:
 
陈老师:
    最近发生了中学"天才"中学生(出版了很专业的几本著作)患抑郁症半年跳楼自杀事件,由于半年来經医生治疗,估计是心理医生治疗无效,引起心理专家的广泛讨论,我看了一些讨论,总的感觉是"推卸责任,胡说八道",尤以某大学心理专家提出抑郁症患者脑中5-HT增加最"专业",按照他的说法,反腐后一些官员脑中5-H丅都增加了,以致跳楼者增加。到是一位记者提出由于曲高和寡导致在周围群体中被孤立较为切中要害。此事件我认为对心理医生治疗手段确实需要反思。

学生姜乾金:
    世上有些问题属于系统问题,单用因果线性思维(维度)未必能反映问题本质,就如自杀这个“问题”,可有许多线性因果(维度)解释。精神病学对其常有的解释是抑郁症(贴标签,医学的特点,但您提到的是心理医生?),其因果机制涉及5-H T,这是有科学实验证据的,且也能证明这会导致认知功能的消极化,即思考问题倾向于带上消极色彩但未必影响思维严密度,结果可想而知,故应当使用能影响5-H T等脑递质的抗抑郁药。
    但自杀还可从压力的心理行为多维度即“系统”来解释,这里存在生活事件、个人认知、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系统、人格特点、压力反应等因素(维度)的交叉关联,当然也不排斥5-H T这类生物因素,这也是我昨天在浙大紫金港专题培训班上讨论的“压力系统模型”,也算是心理学方面的一种解读吧(之所以“算”,其实我是脚踏医学和心理学两只船的,所以才叫“医学心理学”)。您指出的记者解释,应涉及我这个“系统模型”中的社会支持因素(维度),但也离不开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此例不知其具体过程,最好不评论(我的直感是,此例应动员其服用抗抑郁药,同時以心理学方法作“压力综合干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