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419
  • 关注人气:1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姜教授,能否整体介绍一下压力系统模型?

(2015-09-13 10:29:39)
标签:

压力

压力系统模型

ptsd

理论

临床

分类: 杂谈

“姜教授,能否整体介绍一下你的压力系统模型”,昨天在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年会上,博主专题报告“心身医学20年随想”进入提问阶段,一位年轻女生突然跑题提问。

“这个问题几句话可讲不清楚。正好接下来冯教授将作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专题报告,我们就以PTSD为例,试用压力(应激)系统模型作简要分析”,我说。

以下是博主用几分钟时间所做的现场解答:

根据压力系统模型,我们有必要关注PTSD生活事件即应激源,研究应激源的种类与分类,与PTSD临床进程的关系及其机制,评估方法,对应的干预手段等,并应用于PTSD临床。

同样,还要研究PTSD病人的认知评价,包括认知种类,个体认知特点及其与PTSD临床进程的关系和机制,评估方法,对应的认知改变技术等,并应用于PTSD临床。

还要研究PTSD病人的应对方式和应对策略,包括应对的种类,不同阶段应对特点及其与PTSD临床进程的关系和机制,评估方法,相应的应对指导技术等,并应用于PTSD临床。

要研究PTSD病人的社会支持,包括社会支持的种类、不同社会支持与PTSD临床进程的关系及其机制,评估方法,促进社会支持的各种方法与手段等,并应用于PTSD临床。

要研究PTSD病人的人格特征,包括不同人格特点在PTSD发病中的作用,可能的机制,评估方法,相对应的心理行为辅助措施、效果极其机制等,并应用于PTSD临床。

要研究PTSD病人的心身反应,包括不同心身症状的可能生物心理社会机制,评估方法,相对应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法、效果极其机制等,并应用于PTSD临床。

根据系统模型,以上六方面都与PTSD有关,是应激相关因素,且每个因素还包含许多子因素,故属于多维思维。同时,压力系统模型更强调上面多种应激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研究这些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机制,探讨其临床意义,寻找对应的综合干预途径和手段,研究综合干预的效果极其机制等,并应用于PTSD临床,这就属于系统思维了。

    不知以上解释是否有助于你了解压力(应激)系统模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