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学心理学研究中的心理行为定量方法

(2014-02-23 09:53:29)
标签:

医学心理学

创建

姜乾金

分类: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文集)

心理行为变量的定量相当复杂,往往使一些医学心理学科研工作的设计遇到困难。心理科学既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又有社会科学的属性,甚至具有潜科学的属性。因此,即使是从心理测量学(psychometrics)的角度,目前也还难以使所有的心理变量做到准确定量。为了对此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可将医学心理学研究中的各种定量方式分为几类。

(一)描述

这是现象学的方法,是人类最原始的区分客观事物的手段(还谈不上量化),但又是医学临床和心理门诊工作中常用的方法。例如心理门诊的某些个案分析和报告,精神分析法和支持疗法的交谈过程,各种鉴定语或评语,某些现象的性质或分类描述即类量表,或命名量表(nominal scale等。描述的过程使用各种不同的词语特别是形容词来区分事物,如“患者疼痛程度加剧”,“无痛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受伤”等。虽然描述的结果不能进行统计和分析,但许多复杂的临床疾病和心理门诊中的问题也许只能通过描述的方法才能被我们认识和交流。在描述过程中必须着力把握描述内容的准确性(相当于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一些临床医学工作者往往轻视甚至蔑视医学心理学中提到的“观察”法(见下文)和“描述”法,却忘记了在自身长期临床工作过程中,正是观察法和描述法在起主导作用,如每日的查房和病史记录,出院录等。其实,要想对某一事物或问题的描述能够达到准确和真实,对观察者与描述者有很高的学术功底和实践经验要求。但偏偏是这样简单的事实,却由于当前医学界的客观实际环境,被许多人所忽视。

(二)间接定量

是指对某些复杂的心理变量首先通过分解描述,然后将其转换成数据,主要指各类临床问卷调查和心理测验等方法。这类方法在目前国内医学心理学领域使用最为普遍。

之所以将问卷调查甚至心理测验等类方法归于间接的定量,是因为调查问卷和多数测验量表往往是对某种复杂心理现象的定量,其中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设计和考核以保证最后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即效度和信度(参见第五章)

这里用假设编制“职业态度”调查表加以说明。为了给“职业态度”定量,首先要研究“职业态度”的定义和内容,心理学关于“态度”有认知、行为和情感三方面内容。然后根据这三方面内容设计许多调查条目(描述),再给予每一个描述(即问卷条目)划分等级(相当于条目后的等级答案,即序量表rank order scale),并转换成数据(相当于将等级答案按123……计分,即等距量表interval scale),再将各项数据根据研究分析按一定规律汇总成职业态度总分(用以间接定量“职业态度”)。这个过程中各种描述是否准确,数据转换过程是否合适,都将关系到最后对“职业态度”定量的科学性。

由于各种问卷调查的间接定量属性,故对各种自编问卷或心理测验结果作解释时,必须与原始概念、理论或主导思想相一致。例如“A型行为”问卷的测定结果,不宜直接理解成是对“人格”的定量。因为前者是在特定的“A型行为”概念基础上制定的,后者则有更广的内涵。

(三)直接定量

这往往属于一些自然科学的手段。心理物理学研究中的声、光、电、机械等刺激或反应,如感觉阈限、反应时、皮肤电阻等的测定,以及动物实验时的行为活动次数和强度,某些心理治疗手段的实施时限和频率的记录等,属于直接定量。直接定量时其记录的就是要记录的东西,但是在医学心理学研究领域,这种定量的使用受到限制。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综合使用上述各种定量方法。

(文献来源)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讲义内部教材,1982 p无

姜乾金、陈达光、张国粹、陈演江、过慧敏等:医学心理学(五校合编教材),内部发行,1986 p无

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 p29

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北京科技技术出版社,1993 p69

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国家教委课题),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p12

吴均林、林大熙、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p10

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卫生部7年制、5年制3版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p12

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卫生部5年制4版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p?

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卫生部8年制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p无

姚树桥、孙学礼主编:医学心理学(卫生部5年制5版规划教材),2008 p8

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卫生部8年制2版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p无

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理论、方法与临床(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p86

姚树桥、杨彦春主编:医学心理学(卫生部5年制6版规划教材),2012 p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