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答疑(压力系统模型解释的典型案例)
(2011-08-09 22:10:32)
标签:
典型案例网络答疑婚姻压力系统模型情感 |
分类: 解读婚姻-网络答疑案例 |
网络答疑由于缺少与来访者面对面的晤谈和观察,没有适当的心理量表的测查,难以像门诊咨询那样对来访者作出压力因素的全面评估和判断,并根据评估作出全面的干预决策。
网络答疑只是根据网友来信的描述,凭专家自身的知识和临床经验,对问题做出大致的分析和判断,并提供相应的回复。因此,这种答疑可能存在判断不全面和回答不准确的问题。这与博主长期以来对“信件咨询”部分地抱否定态度是一致的。
不过,由于博主(个人主页)的压力系统模型是一种多维度的思维模型,在专家讲解(书本)与听众(读者)理解之间,存在“听得懂,用起来难”的现象,也就是说听懂或读懂容易,用来解释和解决具体问题时难。本“网络答疑”分类中介绍的各种案例,是网友们根据各自存在的问题,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或维度)叙述婚恋问题中的不同情境和内容,而博主也针对这些不同情境和主诉,按压力系统模型分别作出一定的分析和答复。通过对这些分散的众多案例的阅读,会有助于网友们加深对压力系统模型在具体婚姻家庭问题中应用的整体理解和把握。
案例3-1
教授:您好!
我们是经人介绍结的婚,已经三年了。婚前恋爱时间不长,了解不多。我是一个情绪波动较大的人,有时与他吵完架不用他投降,我就会好了,长此以后,他见我生气也不再紧张!由于他家里他是最小的孩子,所以性格上总觉得有些自私和没责任感,我讨厌他这种性格,夫妻生活应该是共同的,所以我常因一些小事和他吵,有几次都和他说要离婚,可是当他回家和我说一些好话时,我又会心软。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两岁了,我现在很着急,也很烦心,人都变瘦了。他是不可能改变自己,我也不可能去改变自己,两个人在一起老是吵,虽然吵完后没什么了,可是我觉得久了就不好了,我到底该怎么办
二、压力因素分析
根据来访者叙述内容,采用压力系统模型,分析来访者压力系统结构特点如下:
1.文化背景:他是家里最小孩子,恋爱时间不长
2.生活事件:总是吵,说要离婚,担心儿子
3.认知评价:夫妻生活应该是共同的,我们都不可能改变,吵久了今后怎么办
4.应对方式:有时不用他投降我就会好了;他不用紧张,他和我说些好话(我心就软)
5.社会支持:(他对我说些好话)我心就软
6.个性特点:我情绪易波动;他自私没责任感
7.压力反应:着急,烦心,变瘦了
您好!
总是吵,就说明你们之间存在明显的,难以折中的差异。比如他的性格是“自私”,你的要求是“公平”。虽然吵过以后你可以主动求和,好像你放弃了要求,其实你是在用认识说服自己:或者觉得坚持下去可能会危及整体婚姻;或者说服自己对方也有别的优点可以“摊平”,例如他向你说一些好话(也是一种间接的“公平”)。但是,随着你人格深层的“公平”要求愿望一次一次地被打破,你们之间的感受层面的“爱”会因此而越少,最后可能只剩下一次一次的用理智来说服自己,活得会比较累。
如果这种公平总是达不到,感受会越来越差,理智也越来越难以说服自己,终于有一天会突然提到“离婚”,而这则进一步让对方的情感向差的方向发展——尽管过后仍然可以象以往那样再次的暂时平衡。
所以,我们会发现许多新婚以后夫妻之间的情感变化路径往往是:最先的“爱”,到后来由于不能适应差异,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产生“不满”(唠叨),再到“爱恨交加”(经常小吵),再到“厌恶”(偶然还可以大吵),再到“冷淡”(心死,视若陌路人)。这个径路的后面几步你可是涉及不得的,因为往往不能回头——所谓至哀莫若心死。
从这个分析,你可能发现应该怎么做(但作为当事人往往需要下定决心去做):告诉自己,“接纳”两个人的差异(不要总是试图改造对方的某个缺点),将对方所有的缺点当作“差异”来先接纳之(俗话说应接受他整个人而不是只接受优点),然后就会“快乐”,然后就会有机会通过幸福的生活影响对方,有助于部分“改变”对方。(参考图1-8)
当然,也可能根本改变不了对方。那也得“接纳”这个“差异”,而不应当总是将其看作是自己的“失去”,因为很可能对方还有另外的“差异”可以让你“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