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诗经·国风》爱情诗中女性的内在美及其深远意义

(2012-11-13 19:31:56)
标签:

杂谈

文化

分类: 【书海拾贝】

摘要】《诗经·国风》中有80多首是描写爱情、婚姻的,爱情诗歌比例很大,且它为我们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在爱情中的她们不仅容貌美好清新,性格质朴率真,而且健康明朗,一举一动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在《诗经》中,女性的外在美是显而易见的:窈窕淑女、硕人其、有女如云等等,淋漓尽致地为我们展现了各种美女。但是女性的内在美却是需要我们去挖掘品味的,《诗经》流传到今天,我们做这件事意义重大。

 

关键词】诗经 爱情 女性 内在美 意义

 

主要内容

     女人的外在美自古以来都是很多男人最重要的择偶标准之一,但我们都知道,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好的思想、品德、心态、修养等,再美再漂亮也是枉然。

一、《诗经·国风》爱情诗中女子内在美有以下三方面的表现:

 (一)自信、大胆、勇敢之美

这些美丽女子在追求自己的爱情的时候是特别自信大胆勇敢的,《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树上的梅子都掉落十分之七了,我喜欢的男子怎么还不出现呢?这位尚无意中人的女子向整个男性世界寻觅、催促、呼唤爱情的勇气令人赞叹,大胆率真,坦率中带着一点野味儿,其实是在侧面告诉我们她对恋人主动、大胆的追求,真挚热烈,令后人汗颜!她们看见心仪的男子走过,笑嫣不语,大胆地投之以木瓜投之以木桃《鄘风·柏州》:“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一女子对泛舟大河中的男子爱慕至深,但母亲不体谅女儿的感情,从中百般阻挠,于是她发出了这一誓言,发誓此生只爱他一人!。《王风大车》中岂不尔思,畏子不敢岂不尔思,畏子不奔,女子斥责男子:不是我不思念你,怕的是你不敢和我私奔。眣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眤日。活着呀,不同室,死了呀,该合葬,你要说我是撒谎,天上的太阳明亮亮!山盟海誓还不够,还要对着太阳发誓,感情是何等真挚,反抗是何等的强烈!《郑风褰裳》写一少女告诫她那自负的恋人:你如果多情地想念我,就该提起衣裳涉水过溱()河。你如果不想念我,难道就没有别人吗?”这个姑娘说话不绕弯子,直来直去,把自己的一颗炽热滚烫的心和盘托出。特别是最后一句:狂童之狂也且!”在爱情中,《诗经》中的女性永远都是那么自信大胆,她们勇敢地去追求爱情的同时,也要求自己心仪的对象勇敢大胆去追求她们,如果两个人两情相悦,就算私奔,甚至死,也要获得自由的爱情,也要在一起!

(二)活泼、天真之美

恋爱中的女子,活泼、天真是她们表现得最明显的地方。《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这首写男女约会的情歌,静女和情郎相约在城隅,但调皮的她却故意躲在墙角,爱而不见,于是情郎“搔首”“踟蹰”,突然她出现在他面前,还送他一彤管,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相比《邶风静女》中透出的那份淡淡的羞赧与青涩,《卫风木瓜》里的女孩则更加活泼开放了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首是动作性很强的一个字,给人以突如其来之感。是谁这样大胆地投出木瓜、木桃、木李?而且据有关参考资料,木瓜、木桃、木李都是当时乡间很平常普通的水果。《诗经》中,写女子赠送男子礼物,常用动词,《邶风静女》中女主人公贻我彤管,《陈风东门之枌》中,有贻我握椒。还有用的,如《静女》中自牧归荑,《郑风女曰鸡鸣》中杂配以赠之,这样的字给人以一种温情脉脉的静感,而这首诗却用动词就是或者的意思。那些女子不是把木瓜、木桃、木李温情脉脉地或悄悄地送到她所心爱的人的手里,而是公开地、大胆地扔了过去。一个字,把女子的活泼、纯真以及对爱情的勇敢追求描写得活灵活现。

(三)具有独立的人格之美

在《诗经》中,女性有独立的人格存在。《卫风氓》中的女子,对爱情执着,冷静,对家庭辛勤操劳,但是在男尊女卑开始盛行的风气中,她还是被丈夫无情地抛弃了,并且受到社会的非议,甚至家人的不理解。这样一个女子,当她从痛苦中醒悟过来后,发出强烈的感慨,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最后,她毅然与丈夫决裂,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是对在受到夫权社会的压迫,女子被任意遗弃的社会现实的揭露与憎恶。这位女子难能可贵,她虽是弃妇,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己的人生。梅子坠落,青春易逝。丈夫无情,心生怨恨,过往犹在,心已远走,诀别过去,埋葬记忆。一个三千年前的古代女子就可以把一个虚伪男子的爱情看得那么清楚,需要怎样睿智的眼光。不畏舆论的压力,把事情看得这么清楚明白的女子,真是空谷里的一朵奇葩!这是女人的独立宣言,这是女人独立的人格之美。

这就是《诗经》中的女性,这样的女性,无疑将成为中国文学中动人的形象,灿烂夺目,在千年前,在千年后。

以上内容主要分析了三个比较特殊且意义比较深远的例子,《诗经》中描写女性内在美的诗歌还有很多很多,因此,探讨《诗经》爱情诗中女性人物的内在美,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价值。

二、《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内在美的特点对后世的影响及深远意义

首先,女性的内在美形象为后人进行文学创作奠定了学习的基础。例如:汉末著名民歌《孔雀东南飞》所塑造的刘兰芝的形象,很明显完全再现了《诗经》中对女性形象的各种品质的刻画。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饶有修养,能勤俭持家,对婆母、丈夫皆善待之。她为人沉静聪慧、宽容自持,面对婆母的驱谴、丈夫的留恋、娘家兄的势利、社会的险恶,她心如明镜,深有准备地应对这一切。又比如: 屈原在《九歌》中塑造的几位动人的女神形象,将人的美德美貌集其精华而赋予她们,至今流传甚广,它们的成功充分说明诗经中女性形象的永久传承性,具有深远意义。

其次,女性的内在美形象无疑是对当时社会男尊女卑的大胆挑战。《诗经》中的女子是那样热情,充满了青春的活泼的朝气,在爱情活动中经常处于主动的地位,她们勇敢追求婚姻的自由平等。如《郑风褰裳》中的女子就大胆地戏谑她的恋人,感情真率,人格自尊…在男女不平等的夫权社会,婚姻的幸福对于妇女来说,常常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但是在众多的爱情诗歌中,描写女性自信勇敢、大胆反抗的也占了绝大多数,因此,对传统男尊女卑社会的挑战,是时代的一大进步。

最后,女性的内在美形象对我们现代社会人类的爱情观具有重大影响。《诗经》的爱情诗真实自然的表现了周代社会男女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等等爱情各个方面的外在表现形式,而且在诗歌的字里行间里、在男女轰轰烈烈的爱情生活中无不渗透、显现出周代社会对女性形象的欣赏、取舍、评价标准以及对女性形象普遍的心理取向。一直到今天,男性择偶对象的形象跟《诗经》中的美好女性形象无疑是同出一辙的,可见《诗经》表现的爱情观一直流传至今,衍生出来的现代爱情观历久弥新,经久不息。

 

参考书目

1.曹楚基.《中国古代文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

2.陈振寰.《诗经(图文版)漓江出版社20034

3.王彬.《话说诗经》.四川人们出版社,2007,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