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所罗门群岛邂逅最大的陆地“螃蟹”

(2016-12-13 13:43:15)
标签:

杂谈

我们于12月10日的中午时分(当地跟中国大陆有三小时的时差)抵达了霍尼亚拉,这是46天南太平洋邮轮之旅停留的第一个南半球城市,一下船便受到了当地美拉尼西亚人载歌载舞的欢迎——

http://ww4/large/8403c2c6jw1fano22xwadj20go0ci42l.jpg

码头上也摆满了卖手工艺品的摊铺,有一种来到同人展(不是太热门的那些)或者创意集市的赶脚。

http://ww1/large/8403c2c6jw1fano51hqzxj20go0m8tgu.jpg

Tip1:码头上有卖当地的特产有木雕、贝类制品和印染织物。前两者买的人多些,贝类制品的价格与国内相比没有优势,木雕更推荐些。如果有看中的,最好下船时就买好,寄存在摊位里或者索性拿回船舱放好。留到傍晚返程前再购买的话可能会遇到情况1切了也就是被你同船的不知道是谁给买走了、情况2涨价了因为大家都想在回船前把手上的所罗门群岛元花光,摆摊的见生意变好不愁卖自然定价水涨船高。省钱窍门:成立博物馆斜对面的艺术家市场相对更廉价。

Tip2:别在码头兑换货币。虽然来的是BSP(相当于当地央行?)的工作人员,但给兑的汇率是美元:所罗门元=1:6。事实上步行500米左右就有ATM机,能直接刷银联卡兑换所罗门元,美元对所罗门元的汇率接近8。而且当地多数生意人也接受美元交易,按1:7或者1:8给你。美元果真是硬通货!


出码头大马路往左步行700米可至当地最大的菜市。人超级多,摩肩接踵的程度。随着巧克力色的人流走进菜场,你就会成为最亮白的那一个。。。一路上听到周围的摊主在讨论“China?”“Japan?”-_-|||。。。大概泡菜们过去的比较少,所以整个旅程下来还没被误认过是Korean。

http://ww4/large/8403c2c6jw1fano8gq22pj20go0cigpv.jpg

菜市里有挺多新鲜东西,鱼的种类不下百种,后续我再详细写一篇。

前面写那么多只是为了引出今天的主角——


这一坨坨拿芭蕉叶包裹着的根据大小不同价格从50到250不等,再来张近些的:

http://ww4/large/8403c2c6jw1fano9xb735j20go0chn18.jpg

猜出这是什么了吗?

我的真爱粉一定知道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椰子蟹。

包在叶子里的真貌是这样——

http://ww1/large/8403c2c6jw1fanoc6kfhgj20go0m843c.jpg

可爱吧?这是卖50所罗门群岛元的小个头,只比人的手掌大一些,约一斤重,但是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外壳以深棕带紫色为主,很是好看。

但别看个头小,它的力气可不小,被它的大钳子夹一下保准你永生难忘。

椰子蟹(Birgus latro)是陆寄居蟹科(Coenobitidae)底下单属种的生物,广布于西太平洋、南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的地区及岛屿,是一种大型的陆寄居蟹。最大个体超过10斤重,寿命超过40岁,搜过椰子蟹的人都曾看到过这个陆地最大节肢动物试图翻找垃圾箱的图片,如下——

http://ww1/large/8403c2c6jw1fanocka6e0j20go0c2418.jpg

下面是问答时间

Q:你不是说椰子蟹是寄居蟹嘛,那它怎么不背壳?

A:虽然属于陆寄居蟹,但当它们刚出生时,是生活在大海里的,那时候的椰子蟹,长得更像一只虾子,它们会在海面上漂浮,等到大一些,差不多1厘米左右,它们开始寻找能栖身的贝壳并慢慢爬上岸。幼体的椰子蟹跟我们认知中背着贝壳行走的陆寄居蟹非常相似,但随着成长步伐的加快,它的钙质外壳越来越坚硬耐磨,连腹部也整个包裹住,所以长大后的椰子蟹就可以脱离背壳的保护啦。离壳后的椰子蟹一般以洞穴为家,等太阳下山后出来活动觅食。

Q:椰子蟹既然是从海里爬上来的,那它会游泳吗?

A:离壳后的椰子蟹越来越适应陆地生活,同时也丧失了游泳的能力,它们虽然需要依靠湿润的腮部呼吸,但是!如果把它们丢深水里,它们是会淹死的!所以请放生党手下留情,别扔水里。

Q:椰子蟹是不是只吃椰子呀?所以叫做椰子蟹。

A:椰子的确是椰子蟹的食物之一,据说有被人目睹过爬上树搞鼓下椰子然后在地面用有力的大钳子夹碎椰壳吃椰肉的震撼场景,因此得名椰子蟹。但椰子并非它们的主要食物。它们是杂食性的,会把眼前可以吃的一切吃下去,食谱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水果、植物的种子、植物的块根块茎、动物尸体,基本上遇啥吃啥,不挑,所以除了椰子蟹(Coconut crab)的名字之外,还被称为强盗蟹(Robber crab)。它们会因为食物相互打斗,但食物充足的情况下也能一起分享。所以,有着坚硬外壳、球形不好下钳的椰子,并非它们的理想食物。

Q:你说了小椰子蟹跟其它陆寄居蟹很相似,那我们有办法分辨它们吗?

A:椰子蟹和其它陆寄居蟹相比,除了不背壳之外,还可以用凸起的额角以及对称的腹部来分辨。而背着背壳的幼体椰子蟹,由于很难把腹部从贝壳里拽出来,所以我们可以看它的额角。

http://ww3/large/8403c2c6gw1fap36cupg6j20go0godjj.jpg

可以看到成体椰子蟹的额角是尖尖的,幼体虽然不会如同成体这般尖锐,但较之额角已经退化了的其它陆寄居蟹来,差别还是肉眼可见的。

Q:我不关心它好不好看,只关心它能不能吃?好不好吃?怎么吃?

A:椰子蟹在很多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美食。但它的分布并不均匀,有些岛屿特别多,有些岛屿特别少,并且由于人为捕捉量大加上它本身生长速度缓慢,种群数量有减少的趋势,因此在一些国家或区域,被列为保护或季节性的保育物种。我国海南岛有椰子蟹分布,但几乎绝迹。广东市售的椰子蟹大多从东南亚的那些岛国进口。椰子蟹的美味声名远扬,肉质紧实但肉的纤维柔滑,蟹黄脂多味甘。鹿酱认为口感接近锦绣龙虾,但比龙虾更好吃,多一股脂肪的香味。做法蒸煮皆可。不过要注意的是,椰子蟹由于食性较杂,摄入具有毒性的植物种子后毒素在体内富集,可能会使人中毒,在日本有死亡案例。繁殖季的秋天是最佳食用时节,但出于安全起见,最好在料理前完全去除内脏。

回到游记的部分,我们在菜市耗了N久,然后包车去了国会大楼。

http://ww4/large/8403c2c6gw1fap36zju4pj20go0chju1.jpg

Tip3:我们人多,所以pass了普通出租车去包中巴车。路上拦的车里头最便宜的是一辆车身上印着“Hospital”的中巴,收了我们每人3所罗门元。路上的中巴车大都是可以拦的,收费比出租便宜不少。当地出租车的价格位10元一公里或者150元一小时。

进入议会大楼的门票是3美刀(不收所罗门群岛元),不允许拍照,里面有讲解这个国家的大致历史,英文好的可以去一下,听力糟糕的就别进去了,这点时间不如休息下外面拍拍照,去下个点也能看到这国家的历史文化介绍。国会大楼是个制高点,很适合俯拍海景。

国会大楼山下便是国家博物馆,一进门循着音乐声就能看到当地妹纸们的热情舞蹈。

http://ww2/large/8403c2c6gw1fap37iysl3j20go0cidk5.jpg

博物馆里有一些宣传挂画来交代历史文化介绍以及一些相关展品,虽然东西不多,但是有空调,值得慢慢逛会儿歇口气(感谢空调拯救了人类)。

博物馆对面的复活节岛石像,不过这个是木头的。

http://ww4/large/8403c2c6gw1fap3928m6hj20go0m8gsk.jpg

告别博物馆我们去了附近一家挺有名的breakwater咖啡馆小憩,对岸便是我们的船,直线距离相当近,水性好的应该能轻松游到吧。

http://ww1/large/8403c2c6gw1fap3a88apij20go0ci41b.jpg

在咖啡馆里我们决定了今天的重头戏——兵分两路,一路去华人街购物加上找合适的餐馆,另一路重回菜市买美食。(图中有从塞班开始跟着我们自由行的两位川渝地区的大姐)

http://ww3/large/8403c2c6gw1fap3atr6w8j20go0cidjh.jpg

在华人街上找了家老板很像大眼版周杰伦的餐馆帮我们处理买来的椰子蟹、青蟹以及贝类。

大厨用的是蒜蓉蒸,整整一大盘!

超级好吃,连底下的一层汤汁都鲜得不行。

http://ww4/large/8403c2c6gw1fap3czrngcj21eu1eu1kx.jpg

里面混了只20所罗门群岛元的青蟹。

http://ww2/large/8403c2c6gw1fap3gb8no1j21kw1kw1kx.jpg

椰子蟹的蟹黄(肝胰脏生殖腺)香味浓郁,质感与蟹肉同样紧实,吃饱喝足踏上返程之路。

等一下,开水!椰子蟹辣么萌,还是“保护动物”,你怎么可以吃它!

那啥,没听开水君说过土狗萌三个月,再决定善待它还是善待胃的老梗吗?此外,椰子蟹并非中国I/II类保护动物,也未列入CITES名录。在中国大陆确实基本绝迹,但太平洋地区很多岛国仍有稳定产量,允许食用或有配额。在合法食用的所罗门群岛遭遇此等美味,岂有不试之理(好吧,我只尝了一口蟹黄,蟹肉怕过敏,以及,其实更想带回来做科研样本,然并卵这次是出来度假哒)

最后以鹿酱的照片收尾,请盆友们服用今天份的狗粮,汪汪汪。下回见!

http://ww1/large/8403c2c6gw1fap3l36titj20go0m8aex.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