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奋勇俄罗斯行,游完全程倍轻松(昔日游览)

85岁奋勇俄罗斯行,游完全程倍轻松
——吉林市陈跃老先生的“无齡感”生活方式
2016年9月8日,莫斯科国际机场,候机大厅,俄罗斯之旅结束,准备乘机回国。图为吉林市陈跃老先生。
2016年9月8日,莫斯科国际机场,,俄罗斯之旅结束,乘机回国。图为吉林市陈跃老先生夫妇,已登机,即将起飞。
2016年9月9日,北京西客站机场大巴车小广场。准备到西客站乘火车,吉林市陈老先生夫妇,乘火车去沈阳,然后回吉林市,本博冠宇则回任丘市(一个半小时车程),分别前和陈老先生合影留念。
——杨冠宇
我们这个团队,来自吉林省吉林市的陈跃、于秀华夫妇,丈夫陈老先生85周岁,妻子于女士70周岁。他们是从吉林市乘火车赶到首都2号航站楼来集合的。陈跃老先生退休前是工厂的工程技术人员,还当过车间主任。陈老先生知识丰富,善于学习,国内的许多名山大川,留下了他不少的足迹。出国之旅有选择的进行了20余国。目前,身体健康,他的这种活动还将继续下去。
我十分钦佩陈跃老先生的坚强体力,虽已85岁,但其行走速度比起六~七十岁的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我这个曾经九上华山,四上泰山,行走过世界之最“天坑”、“地缝”,行遍中华五岳,系统完成藏传佛教、黄教六大寺庙之旅的人,在和陈老先生比行走速度时,让我感叹不已。
从圣彼得堡乘坐软卧列车,凌晨下车后,莫斯科导游接站,27岁的导游张女士说,距离大巴车停车场还需步行7分钟。张女士年方少艾,还是莫斯科大学的在校研究生,又是徒手,当然健步如飞。本团里面有个北京的6人朋友组,他们每次派1~2个人徒手快速前行,给这6人占座位。陈老先生和我则,每人拖一只拉杆箱,最后我们几乎和徒手行进的人同时到达。
在莫斯科宽阔无比的“卡洛明斯克公园”,我和陈老先生为了到达此公园的最精华部分,我们几乎共同以急行军的速度来回行走了40分钟,他的速度始终不减使得我只有快步紧跟。
大家都希望健康长寿,因为生活是美好的;大家都乐于奉献,因为祖国是可爱的。为了生活更加美好,为了祖国更加富强,老人们都奋斗和奉献了一生。退休了,除了继续奋斗和奉献而外,也到祖国和世界各地走走,实在理所应当,大有好处。
通过这次俄罗斯之旅,我在陈老先生的身上,感受到了
“无龄感”的真实体现。
目前“无龄感”生活方式逐渐成为时尚而广为流行。“无龄感”它并非盲目地不服老,而是指一种心理状态和生活态度。“无龄感”的人,往往不为年龄所束缚,能够在生活中始终保持活力,对事物充满好奇并勇于尝试,去追求活得漂亮,活得精彩,不留遗憾。
左1,戴帽子,上身穿黑色衣服者,陈老先生。
右起,2,3人为陈老先生夫妇。9月5日夜,圣彼得堡乘新型软卧火车赴莫斯科。
9月5日夜,圣彼得堡乘新型软卧火车赴莫斯科。左1,于秀华,陈老先生的老伴。
右起,第3人,陈老先生。
2016年9月8日,陈老先生手拿飞机票,对照墙上的航班时刻表。
2016年9月8日,莫斯科国际机场候机大厅,戴眼镜,穿白衬衣,毛背心者便是陈跃。
2016年9月8日,莫斯科国际机场,候机大厅,俄罗斯之旅结束,准备乘机回国。图为吉林市陈跃老先生。
2016年9月8日,莫斯科国际机场,,俄罗斯之旅结束,乘机回国。图为吉林市陈跃老先生夫妇,已登机,即将起飞。
2016年9月8日,莫斯科国际机场,,俄罗斯之旅结束,乘机回国。图为吉林市陈跃老先生夫妇,已登机,即将起飞。
2016年9月9日凌晨,返回的航班飞机在北京首都机场降落,提取行李后,在2号航站楼候机大厅的坐椅处休息,等待乘坐机场大巴车,去北京西客站,搭乘火车回家。左起1,陈跃。2,于秀华(腿上有个布包)。
2016年9月5日圣彼得堡,参观喀山大教堂时,左起2,陈跃,虽85岁,行走时腰板笔直,步幅较大,根本不像步履蹒跚的老人。
2016年9月8日,莫斯科国际机场,乘机返回北京,此为刚登机。此图片照花了,只是作为一种纪念。
右起第一人,头戴布帽子者,陈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