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游记,橄榄山远眺圣殿山全景揽胜

2017年4月3日,我们在耶路撒冷酒店早餐后,开始了今天的世界文化遗产之旅。首先登上耶稣复活升天之地的橄榄山,以此欣赏圣城全景。也只有这个地方能居高临下的远眺圣殿山的全景,堪称是最佳观景地。
广场东侧、圣殿山脚下,矗立着长52米、高18米的哭墙;哭墙的上方,北端是金光闪烁的圆顶清真寺的纯金大圆顶,与南端的阿克萨清真寺灰黑色圆顶遥相呼应。
——杨冠宇
圣殿山又称锡安山、神庙山或摩利亚山,是耶路撒冷的最有名的地方,也是犹太、基督、伊斯兰三大宗教的圣地。圣殿山是圣城中的圣城,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冲突中最敏感的耶路撒冷问题其实就是圣殿山的归属问题。
耶路撒冷地处三大洲要冲,历经37次征服,8次被毁。犹太、基督、伊斯兰教各统治过这里500、400、1200多年,留下各种宗教遗迹200多处。圣殿山周围正是各宗教遗址相互重叠、难分彼此的地方,所以结怨深远、难以化解。
从耶路撒冷老城南面的旦门进入百米见方的石灰岩块广场,你就能一睹圣殿山令人震撼的全貌:广场东侧、圣殿山脚下,矗立着长52米、高18米的哭墙;哭墙的上方,北端是金光闪烁的圆顶清真寺的纯金大圆顶,与南端的阿克萨清真寺灰黑色圆顶遥相呼应。
圣殿山被犹太人奉为圣地是因为传说犹太先祖亚伯拉罕在此领受上帝旨意、祭献儿子;他的孙子雅各在此和天使摔跤,并被赐名“以色列”(与神角力)。为了纪念犹太民族最神圣的地方,相传公元前1010年所罗门王开始在摩利亚山(现在的圣殿山)建设圣殿,以便存放约柜、诺亚方舟等圣物,于公元前957年竣工。建成后的圣殿长30米、宽10米、高15米,雄伟非常,号称是上帝的所在。
但好景不长,公元前586年,巴比伦王杀到这里,他摧毁了圣殿,赶走了犹太人。直到公元前538年,波斯王居鲁士灭了巴比伦后,犹太人才被允许返回,并得到归还的5000多件圣殿物品。于是犹太人在公元前516年动手在第一圣殿的原址上补建第二圣殿。不想公元70年,罗马王镇压犹太人起义,竟将重建的圣殿彻底焚毁,只留下西墙墙基的一段。后人收集残石,在墙基上垒出了一堵墙。罗马时期,每年11月9日圣殿毁灭日这天,才准许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到圣殿西墙遗址祈祷。饱受苦难的犹太人面对圣殿的残垣断壁总忍不住唏嘘哀哭,“哭墙”因此得名。
金顶清真寺,建于公元691年,用85公斤黄金覆盖它的顶部。是伊斯兰教著名的清真寺和圣地,此寺是世界上最美的清真寺。
广场东侧、圣殿山脚下,矗立着长52米、高18米的哭墙;哭墙的上方,北端是金光闪烁的圆顶清真寺的纯金大圆顶,与南端的阿克萨清真寺灰黑色圆顶遥相呼应。
中部略偏右的前方,有7个镀金的洋葱型圆顶的教堂,名称是大拉玛利亚教堂(东正教)。玛利亚是第一个看到耶稣复活的人。教堂由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兴建于1886年,典型的俄罗斯风光(洋葱头型圆顶)。
阿克萨清真寺,较近距离。(银顶清真寺)。
近处可见的是墓地,规模相当庞大。
同时可以看到金顶清真寺和银顶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