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了她而微笑,远胜于记住她而愁苦(二)——千禧之年的巴戎寺
标签:
巴戎寺微笑石刻沧桑旅游 |
分类: 摄影 |
1:要走进吴哥,必须对吴哥的历史有所了解,因为每个建筑都在诉说着他昔日的辉煌与没落。
3:在进入都城前,需经过由左右各27位的尊者与阿修罗双手合力拉扯7头巨龙的石桥,其象征浑沌世界,善者(尊者)与恶者(阿修罗)间之相互纠缠,导致乳汁之海翻腾搅动,浪花中诞生了万物,诞生了舞动丰腴的阿普莎拉(仙女),进而产生了多姿多采的人间天堂的神话(乳海翻腾)。
4:到巴戎寺里,先不要急着举起你的相机,试着静静感受那216个神秘微笑中的感悟之力,然后不自觉的,你就会勾起嘴角,与它们一起微笑。其中最特殊的设计,是每一座塔的四面都刻线轩昂的眉宇、中稳的鼻梁、热情的厚唇、慈善的气质,国王的微笑反而胜过建筑本身的宏伟,而成为旅客最深的印象,无怪会被其后代子孙尊称为【高棉的微笑】在大吴哥城的中央,是全城的几何中心,是依照佛教须弥圣山的概念修建的,环绕中央尖塔的是49座四面都雕有巨大佛脸的佛面塔,也叫做四面佛,四个面分别代表着慈、悲、喜、舍,悲喜皆不形于色,每张脸都有4米高是典型高棉人面容,据说有216张微笑的脸。
5:穿越:一辆突突车快速驶进城门里,一旁的石刻都默默的“注视”它,这一穿越就是千年了。
6:巴戎寺有东南西北四个门,每个门进出的含义是不一样的。与其说巴戎寺是一座寺,不如说是一座山更为贴切,一座工匠用伟大的双手垒起来的石山。这是阇耶跋摩
七世完完全全颠覆印度教而修建的一座带有他典型的佛教信仰的伟大建筑,巴戎寺位于通王城的中心位置,原叫“耶输芝里”,意即“耶输跋摩山”,象征宇宙的中 心。据说巴戎寺一共有49座塔(还有说是37座的),每一个塔有四个面,每面上都雕刻着一面微笑的笑脸,即那被无数人解读过的高棉的微笑。
7:通王城门口旁的三根巨型大象鼻子
8:俯拍善恶桥
9:注目礼
10:巴戎寺内的精美墙壁浮雕
11:生命:石刻间蜘蛛网星罗密布,褐色的石缝里长出了花花草草。不由得诗人想起了南唐后主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2:巨大的四面佛在阳光下面带微笑的看着你,在不同的侧面我看见的是安详、平和、伤感、深邃,这就是令吴哥窟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男人的微笑,
13:巴戎寺有东南西北四个门,每个门进出的含义是不一样的。与其说巴戎寺是一座寺,不如说是一座山更为贴切,一座工匠用伟大的双手垒起来的石山。这是阇耶跋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