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忘记了她而微笑,远胜于记住她而愁苦(二)——千禧之年的巴戎寺

(2016-04-04 09:15:04)
标签:

巴戎寺

微笑

石刻

沧桑

旅游

分类: 摄影

    昨天的第一篇吴哥游记写完后,不少朋友问我,柬埔寨真的这么好玩吗?你不是托吧?

    实事求是的说:如果你想感悟现代文明,请你不要来这里;如果你想感受金碧辉煌的圣殿教堂,请你不要来这里;如果你想走入超性价的购物天堂,请你不要来这里;如果你想漫步绚烂海滩,也请你不要来这里。这只是一个贫穷但幸福指数较高的东南亚国家,这是一个斑驳沧桑的国度,如果你想一跃千年,弹指间的触碰,迸发出灿烂的遗失的古老文明;或是对有关历史摄影感兴趣,那么,请来柬埔寨暹粒;只有那高棉的永恒微笑,才会让你流连忘返,难以释怀!没有什么要特别准备的东西,最花时间的,是要提前学习吴哥的历史,否则看到的也只是残垣断壁和一堆破石头,仅此而已。选择机位:因为是在早上八点四十分(相当于柬埔寨时间七点四十),太阳升起不久,靠善恶桥的右侧拍摄,属于侧逆光,石刻有质感;此时色温比较暖,造成反差后有种沧桑、厚重的感觉。

忘记了她而微笑,远胜于记住她而愁苦(二)——千禧之年的巴戎寺

1:要走进吴哥,必须对吴哥的历史有所了解,因为每个建筑都在诉说着他昔日的辉煌与没落。 行前照例要做一些功课,这回吴哥窟我感觉是截止目前为止最为繁杂的一次。首先要了解吴哥窟的由来,就得先了解曾经辉煌一时的高棉吴哥王朝;要了解吴哥王朝,又要对印度教和佛教的神话传说有所涉猎;说到印度教和佛教,又要对两者的异同加以区分......特地查了度娘:印度教和佛教的区别?综合大学教授、宗教人士、旅游达人等不下几十种解释,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绝对是一个大题目,不是一时半会能不能说得清楚的问题,而是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问题......
       
算了,还是直接吸取前人的经验吧。视频:蒋勋的《吴哥之美》、《殷媛小聚》;书籍:《吴哥——柬埔寨玩全攻略》(第2版)、《走遍全球——柬埔寨和吴哥寺》(第3版)。对于到了吴哥之后重点该看些什么?吴哥窟里供奉的是哪些神祇?壁画描绘的又是哪些故事...... 


忘记了她而微笑,远胜于记住她而愁苦(二)——千禧之年的巴戎寺           2328日早上840分,我们一行36人,乘坐大巴来到大吴哥的南城门口。吴哥通王城又叫大吴哥, 大吴哥也叫通王城,按照梵文原意,是的意思,通王就是大城市的意思。始建于9 世纪,占地近9 平方公里,是国王阇耶拔摩七世所建的国都,也是吴哥文明光辉时代结束前的最后国都。据元朝使节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所形容,十三世纪末年的大吴哥城到处繁华热闹,建筑物金碧辉煌,较当时中国元朝的城市也毫不逊色。

忘记了她而微笑,远胜于记住她而愁苦(二)——千禧之年的巴戎寺3:在进入都城前,需经过由左右各27位的尊者与阿修罗双手合力拉扯7头巨龙的石桥,其象征浑沌世界,善者(尊者)与恶者(阿修罗)间之相互纠缠,导致乳汁之海翻腾搅动,浪花中诞生了万物,诞生了舞动丰腴的阿普莎拉(仙女),进而产生了多姿多采的人间天堂的神话(乳海翻腾)。

忘记了她而微笑,远胜于记住她而愁苦(二)——千禧之年的巴戎寺4:到巴戎寺里,先不要急着举起你的相机,试着静静感受那216个神秘微笑中的感悟之力,然后不自觉的,你就会勾起嘴角,与它们一起微笑。其中最特殊的设计,是每一座塔的四面都刻线轩昂的眉宇、中稳的鼻梁、热情的厚唇、慈善的气质,国王的微笑反而胜过建筑本身的宏伟,而成为旅客最深的印象,无怪会被其后代子孙尊称为【高棉的微笑】在大吴哥城的中央,是全城的几何中心,是依照佛教须弥圣山的概念修建的,环绕中央尖塔的是49座四面都雕有巨大佛脸的佛面塔,也叫做四面佛,四个面分别代表着慈、悲、喜、舍,悲喜皆不形于色,每张脸都有4米高是典型高棉人面容,据说有216张微笑的脸。

忘记了她而微笑,远胜于记住她而愁苦(二)——千禧之年的巴戎寺5:穿越:一辆突突车快速驶进城门里,一旁的石刻都默默的注视它,这一穿越就是千年了。

忘记了她而微笑,远胜于记住她而愁苦(二)——千禧之年的巴戎寺6:巴戎寺有东南西北四个门,每个门进出的含义是不一样的。与其说巴戎寺是一座寺,不如说是一座山更为贴切,一座工匠用伟大的双手垒起来的石山。这是阇耶跋摩 七世完完全全颠覆印度教而修建的一座带有他典型的佛教信仰的伟大建筑,巴戎寺位于通王城的中心位置,原叫耶输芝里,意即耶输跋摩山,象征宇宙的中 心。据说巴戎寺一共有49座塔(还有说是37座的),每一个塔有四个面,每面上都雕刻着一面微笑的笑脸,即那被无数人解读过的高棉的微笑。

忘记了她而微笑,远胜于记住她而愁苦(二)——千禧之年的巴戎寺7:通王城门口旁的三根巨型大象鼻子

忘记了她而微笑,远胜于记住她而愁苦(二)——千禧之年的巴戎寺8:俯拍善恶桥

忘记了她而微笑,远胜于记住她而愁苦(二)——千禧之年的巴戎寺9:注目礼

忘记了她而微笑,远胜于记住她而愁苦(二)——千禧之年的巴戎寺10:巴戎寺内的精美墙壁浮雕

忘记了她而微笑,远胜于记住她而愁苦(二)——千禧之年的巴戎寺11:生命:石刻间蜘蛛网星罗密布,褐色的石缝里长出了花花草草。不由得诗人想起了南唐后主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忘记了她而微笑,远胜于记住她而愁苦(二)——千禧之年的巴戎寺12:巨大的四面佛在阳光下面带微笑的看着你,在不同的侧面我看见的是安详、平和、伤感、深邃,这就是令吴哥窟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男人的微笑, 穿行在佛塔和佛像之间,你会发现那双带笑的眼睛注视着你,无论身处那个角落你都能看见那张迷一样的微笑的脸,尽管过了几百年,当我在戎寺遇见这几个柬埔寨的孩子时,眼前所看见的正是四面佛的面容,高棉的微笑在千年之后后依然那么纯正,那眼神那嘴唇那种淡定的神态秒杀一切!

忘记了她而微笑,远胜于记住她而愁苦(二)——千禧之年的巴戎寺13:巴戎寺有东南西北四个门,每个门进出的含义是不一样的。与其说巴戎寺是一座寺,不如说是一座山更为贴切,一座工匠用伟大的双手垒起来的石山。这是阇耶跋摩 七世完完全全颠覆印度教而修建的一座带有他典型的佛教信仰的伟大建筑,巴戎寺位于通王城的中心位置,原叫耶输芝里,意即耶输跋摩山,象征宇宙的中 心。据说巴戎寺一共有49座塔(还有说是37座的),每一个塔有四个面,每面上都雕刻着一面微笑的笑脸,即那被无数人解读过的高棉的微笑。

忘记了她而微笑,远胜于记住她而愁苦(二)——千禧之年的巴戎寺14:回眸:这个女子不经意的瞬间回眸,被我拍了下来,前景和后景都是乱世废墟,不禁叫人浮想联翩。

忘记了她而微笑,远胜于记住她而愁苦(二)——千禧之年的巴戎寺15再见,巴戎寺!

忘记了她而微笑,远胜于记住她而愁苦(二)——千禧之年的巴戎寺           16:骑着大象观光的游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