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04月17日

(2013-04-17 12:09:12)
面对违法虚假医疗广告,如何不再上当? 
——违法虚假医疗广告鉴别流程

虚假医疗广告铺天盖地,网络、电视、电台、报刊杂志随处可见,2012年被查处的就超过200,000个!!作为普通百姓,我们如何辨别虚假医疗广告?

警惕药品广告:因为专业,所以谨慎!

根据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调查,最容易出现虚假医疗广告的疾病领域包括:男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风湿疾病、肿瘤、前列腺疾病等。这些领域中的疑难杂症如:前列腺增生、糖尿病、冠心病、风湿骨痛、恶性肿瘤等,或者属于目前医学还没能攻克的领域,治疗困难,根治更是不可能;或者就是需要经过正规治疗才能控制,有些广告吹嘘得神乎其神,说可以“不打针,不吃药,不开刀,不流血”就能“治好”“治愈”,那肯定是违法广告,千万不能信。

总之,看到这些疾病相关的广告,就要多留一个心眼。

如何识别违法虚假医疗广告?

1.牢记虚假医药广告特征——盘点虚假广告行骗招数

1.1行骗招数之一:夸大疗效

违法广告常使用绝对化的语言,描述产品功效:
宣称保证疗效:如“根治”“不复发”“无副作用”“三天起效”“包停药”“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
宣称包治多病:如明示或暗示包治百病、适合多种症状;
暗示权威性:如“诺贝尔奖技术”“最新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奖项”等说法;
宣称费用低廉:含有免费治疗、免费赠送、有奖销售、以药品作为礼品或奖品等促销内容的;

1.2“行骗招数之二:患者”做托儿

时常看到广告以患者的名义出现在媒体上,称其使用某种药物或在某家医院治疗后,自己的痛苦顽疾轻松治愈,甚至当面跪谢来证明功效。其实,这些“病人”大都是托儿,或是非法使用他人的照片进行虚假宣传的。

《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规定:药品广告不得含有利用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的内容,所以,这样的广告肯定就是违法广告。

1.3行骗招数之三:“专家”代言

在电视报纸上经常看到某某“医学专家”推荐说某种药好,能快速治愈某种疾病。其实这些专家很多是假的,还有一些是私自使用了专家照片,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借用其权威效应,欺骗百姓称专家说该产品疗效好。

其实,一般真正的权威专家都不会干这样的事情,工程院、科学院更是明确规定院士不得参与代言。所以,你见到的基本都是假的!

1.4行骗招数之四:名人推荐

多为影视名人,其实他们并不了解医疗广告的专业性,多数人也没有真正使用过该产品,更多是因为代言酬劳丰厚,所以推荐了某产品、一个劲儿地夸好。部分代言医疗产品的名人已经被点名批评,如张铁林、王刚、范伟等。

所以,不要因为有名人推荐就信以为真。

2.看到让你心动的广告——不妨网络查询辨别真伪

对于药品、保健品和医疗器械,可以查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看有无对应的广告批号,如果没有批号,那肯定是违法广告。(具体地址见网页

2.1小心广告以保健品冒充药品

目前很多违法虚假广告的主体是保健品,保健品只能作为预防、保健用,疗效不确切,是绝不能代替药物来起到治病效果的。但由于新药开发较少,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以保健品冒充药品的现象,在广告中宣称可以治病,并在广告中弱化产品的批准文号。

2.2如何区别保健品和药品?

2.2.1先看广告批准文号性质:药品的广告批准文号是“药”字号,如“国药准字”,而保健品的广告批准文号是“食”字号,如“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并附有一个“保健食品”的图片标志 。

2.2.2核实审批内容与广告宣传是否一致:即使对于国家药监局网站上能查到的药品、保健品广告,我们也要多留个心眼:留意审批广告内容与商家宣传内容有无出入、广告中是否包含了审批内容里没有的宣传产品功效的文字——小心有些广告偷梁换柱。

3.对于明确或疑似的违法广告,可以直接举报:

3.1向当地工商部门、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举报; 
3.2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报,可以登录举报网站http://www.12331.org.cn/填写,或直接电话举报 :12331; 
3.3在丁香医生网站(www.dxy.com)举报违法信息 

结语

违法虚假医疗广告的行骗手段五花八门,但若能做到“三做三不做”:提高警惕意识、坚持正规治疗、善于查询资质、不追求迅速治愈、不轻信“名人”、不迷信“偏方”,你就能逃过这一劫。

典型违法广告展示汇总

可直接在网页中下载到电脑上或者打印,让身边容易上当的人们都能看到!>>点击下载

原文地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