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气性坏疽的早期防治——不要让勇士们冒死抢救的生命被细菌夺走!

(2008-05-20 17:36:00)
标签:

杂谈

气性坏疽的早期防治——不要让勇士们冒死抢救的生命被细菌夺走!

丁香园网友 fthcg


  据5月17日央视新闻报道,华西医院已收治了5例因地震创伤并发气性坏疽的病例——一种创伤后并发的严重的特殊感染。

  气性坏疽是地震灾害时易发生的一种严重特殊感染,这种感染与平时常见的细菌性化脓性感染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病情发展急剧,后果严重,可以在短期内致人残疾,甚至夺人生命。这种感染的治疗则非常困难。平时,随着生活条件好转、医疗条件和就诊条件的改善,气性坏疽已很少发生,这种疾病在有些医院或地区可能已多年未遇了。在当前特大地震灾害之时,这种要命的感染并发症又死灰复燃,有卷土重来之势。这种情况应警示我们,在目前的突发灾害时,急需使广大受伤群众这种创伤后严重感染并发症的认知,尽早就医或再就医,并引起参与抢救的医疗人员的重视。不要让勇士们们冒死抢救出来的生命又被这小小的细菌夺走!

  气性坏疽病情发展虽然可以很严重,但并非不可治愈。提高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加强预防,并使患者早期获得治疗非常重要。

  气性坏疽诊疗的基本知识:

  1.  概念:气性坏疽是厌氧的梭形芽胞杆菌所致的肌坏死或肌炎。这种感染常常发生在开放性骨折、肢体挤压伤等受伤情况下,尤其有血管伤、深部肌肉损伤及包扎过紧时的创伤部位缺氧状况下发生率增大。该病主要由产气荚膜杆菌、水肿杆菌、腐败杆菌等细菌引起。而这些细菌广泛存在于人畜粪便及泥土等周围环境中,因灾难性创伤均由受伤部位的严重污染、特殊环境使得无法获得彻底医治、加之此刻多种因素使机体抗病能力力下降,因而,在地震等灾害时,这种特殊的疾病的发病可能大增,并危及人体。

  2.  临床表现及诊断:创伤后并发气性坏疽感染的时间最早可发生在伤后8小时,迟者可在伤后5-6天。其特点为病情急剧恶化,甚至可在12-24小时死亡。

  局部表现:伤肢疼痛、明显胀感,并持续加重,常伴有程度不等的中毒性全身情况变化。局部症状的程度往往超过局部伤情的一般可能症状,用局部伤情无法解释症状时应立即想到该病可能。体检可见局部明显肿胀、张力高,皮肤发白或花斑样,皮肤水泡或伤口大量渗液,突出特点是有皮下积气所致的捻发感(按压肿胀的受伤部位时,有捻头发的感觉,或带有沙沙响声的海绵样质感。)。如已在医院内就诊,X线检查可见软组织内弥散积气,伤口组织或渗液涂片染色显微就镜检查见革蓝氏阳性粗大杆菌即可确诊。

  3.  预防措施:关键在于早期彻底清创。但在受灾现场,因为情况紧急、医疗条件简陋,一般只能采用止血、包扎等简单处理,不可能做到彻底清创处理。因此,所有经现场处理的地震受伤患者以及未处理的患者,均应就近尽早到安全地医疗机构就医,重新彻底清创处理,对于损伤重、受伤时间长、伤口深以及污染重的患者尤显要要。另外,重新调整夹板保持适当的松紧度,抬高患肢等改善血液循环。

  到医院时,应彻底清创清除异物、坏死组织,冲洗或加引流伤口。损伤重、受伤时间长、伤口深以及污染重的伤口最好用3%过氧化氢液或1:1000高锰酸钾液冲洗或湿敷,早期使用大剂量青霉素+甲硝唑。并严密观察伤情变化。

  这种感染并非是传染病,但容易引起伤口交叉感染,受伤者应同时避免与可能有类似感染者相互接触,隔离确诊患者。

  4.  治疗原则:治疗越早愈好,一经诊断应立即积极治疗。以救命为原则,争取保全肢体。受伤感染部位应作广泛多处切开,包括伤口周围水肿及皮下气肿区,充分探查和引流,确定肌肉无生机时,应整块或整群切除肌肉。如肢体已广泛感染时,为了保全生命,应果断截肢。手术前后,应用大剂量青霉素(一般1000万/d)+甲硝唑。同时给予全身支持,纠正水电紊乱,并移送有条件医院加用高压氧治疗。

   愿灾区的所有人都平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