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还在国内的时候,看过很多关于北美医疗制度的报道,当然偏重常常是美国;记得在学习公共卫生的时候,老师曾经讲过北美的例子;所以一直认为,北美的医疗系统臻于完美,家庭医生详细了解自己病人的状况,所以病人常常可以很舒适的享受医疗服务。。
之后,我来了加拿大。。
因为自己是国际学生,所以在所在学校的统一要求下,我每年需要交纳730加币的医疗保险费用,包括基本的看医生和牙医(但牙医只是可以每年做一次免费的洗牙和基本的堵牙)。
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远离了家,所以体质也变得比较弱了,截止到今天为止,自己已经去过3次门诊,一次急诊,所以也许可以写写东西了吧。
上周五,自己右上腹持续疼痛,因为以前学过临床,所以自己猜测应该是胃或者胆囊出现了问题。。自己给自己开了点药,可是晚上仍然疼痛难忍,甚至痛醒,不过为了不打扰别人的休息,还是没有叫其他人送自己去急诊,这样折腾到早上。。还是不好,虽然没有恶化的趋势,不过一直疼,无法缓解。室友们觉得这样挺着不是办法,而预约门诊医生,又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决定去急诊。。
到了加拿大,自己就曾经耳闻过,加拿大的急诊医疗实在是慢的可以的,经常等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情。。室友们告诉自己,先做好思想准备。
去了医院的急诊,因为是第一次去,所以注册的很详细,包括你的母亲的名字,你的住址电话,在这里的联系人(可以留朋友或者导师的),。。。之后,在我的手腕上,有一个环形的纸条,上面写着我的名字,和即将看我的急诊医生的名字(我怀疑,晚上值班的医生,可能只有一个人)然后,护士给我测血压,体温,脉搏。。问一些大概的病史。。留尿样做尿的检查。。(给我做这些得似乎是一个护理科实习生,不过最后填完单子的时候,有一个真正的护士看了以下)然后,告诉我在等待室里等待。。(所有看急诊的人都在这里等着。。有一对老夫妇,似乎已经来了很久了,不过一直也没有被叫进去,那个老太太似乎是歪了脚,之后,我看完了之后,他们还没有被叫进去呢。。似乎已经等了6个多小时了)我等了大约1个半小时的样子,然后我被叫进去了。。周围很多等待的人,羡慕的看着我。之后,被护士领到了一个检查室。。告诉我,先等待,一生过一会儿回来。就这样,又等了大约半个多小时,医生终于来了医生大概问了一下情况,然后,粗略触诊了一下,然后说,等一下让护士给你做一些血液检查,然后再给你吃一片解痉药,等血液检查的结果出来后,我在和你谈然后,护士抽血(作了6管,也不知道是什么检查,反正血是抽了不少,让我很心疼。。)然后护士说,检查要1个小时之后才会出结果,然我耐心等待。。然后拿了一片解痉药给我。
等待,等待,等待。。
其间,药物并没有明显起效,疼痛仍然。。
一个小时后,护士来说,医生很忙,所以可能过一会儿,才能来。。这个一会儿,就持续了又是将近一个小时。之后医生来了,说血液检查没有问题,不过需要我去学校的校医室预约超声检查,但是这次可以先给我开两天的解痉药,这样可以缓解一下疼痛,如果仍然不好甚至厉害了,就在回急诊。于是,我在急诊总共带了将近6个小时,见到医生和护士的时间加一起也就30分钟;我去急诊的时候,疼痛,当我出急诊的时候,除了被抽了数毫升血和拿着一个医生的处方外,疼痛并没有减轻。
经验:加拿大急诊实在是工作效率很低,可能是因为本身急诊的医生也不是很多,所以除非是超急症,比如救护车送来的,可以马上有医生抢救以外,剩下的,都很慢。。急诊室不是先来先看的原则,而是重病先轻病后的原则,我就是因为是腹部症状,所以医生还比较先得看我了,而像那个老太太扭了脚,就几乎等了很长时间,还没有被叫进去看医生。
加拿大急诊医生的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我一个没有工作过的医学生,估计都比她强。所以,在加拿大,除非是急症,否则不要轻易去急诊,光等的功夫,也能把没病的折磨成有病的。
门诊
我是国际学生,所以现在没有家庭医生,只能到学校的clinic去看病。要事先预约,往往要约到一个星期后才能看到医生。我去过三次,一次因为不知道什么原因过敏,一次因为发烧一直不好,一次因为这个疼痛。都是,基本上一个星期以后,常常都是,到了医生那里,我的病也差不多好了。。然后先要登记,之后等待,我几乎都等了30多分钟,然后见到医生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医生开了最贵得药,就把我打发了。。甚至连一般的触诊都没有估计,使学校的医生认为像我们这种年轻人,不会有什么大病,所以大概看看,也就是了。感受就是,我比那些家庭医生都强。。哎,他们的钱还是真好挣。
医疗保险。
我的保险公司,使学校统一的。。以前不看医生的时候,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结果,这次需要做超声。。我的保险的条例里说明,做超声,必须事先得到保险公司的verify,才可以做,否则公司将不负责。于是,在我从急诊回来后,立刻打电话给保险公司。。接线员告诉我,必须要得到case
manager的允许,让我周一在打电话,因为case
manager只有平时上班..周一,打电话..case
manager告诉我,让我先去看医生,如果医生让我做的话,再打电话给他,告诉他做超声的理由..然后,
看过医生,我再次打电话,又告诉我,当我知道确切的时间的时候,再打电话告诉他们...保险制度倒是挺完善,不过就是超级麻烦....我当时都想冲动的,
自己花钱去做了..而且我的保险,买药的时候,还需要自己先付钱,然后再把receit给他们邮寄回去,由他们决定,是否给药品报销。
感受就是:一定要详细阅读你的保险的说明,哪些包括,哪些不包括。。这是绝对不能含糊的。至于保险公司的选择,我是我们学校规定的公司,似乎也可以自己找保险公司,不过如果自己找的话,一定要好好读它们的说明。。不要白花钱还干不了什么事情才好。。
(丁香园网友 玩的就是心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