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初稿)
(2015-02-05 14:18:24)
标签:
电信崩溃 |
最近想写篇文章,讲述电信运营商的困境。忽然想到,如果电信行业崩溃了,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形。因此结合了电信行业的特点,参考老业主怒砸售楼处,以及老板跑路工人将厂房搬空的案例,按照《后天》、《2012》的思路,设想电信行业崩溃以及绝处逢生的景象。
故事从语音免费开始,打电话都不要钱。运营商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流量经营、宽带等方面。只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普遍认为,不仅打电话不要钱,上网也应该不要钱。虚拟运营商大力宣传,买业务送流量,流量不要钱,更加坚定了人们流量应免费的信念。在室内人们用无线路由器和随身WIFI上网,在室外WIFI越来越普及,用4G上网越来越少。在宽带方面,中移动财力雄厚,大力发展低价宽带,做宽带不为赚钱,只为抢市场。联通、电信怒火中烧,你动摇我的根基,我就破你的命门,将流量价格大幅下降,亏钱只为出口恶气。移动被迫低价应战。价格太低,巨额投资成为巨额亏损,“精品网”变成“烧钱网”。三家运营商的主要业务逐个凋零。所谓的互联网新业务,只不过是玩概念喊口号,出了电信业花园围墙,没有多少竞争力。电信运营商想要突围,互联网企业堵住了几乎所有去路,体制机制有问题,竞争又激烈,能盈利就不错,想成为新的支柱型业务是远远不能。
市场越来越小,竞争越来越激烈,每获得一个单位的收入,成本在不断上升。从利润的急剧下降,到收入的大幅下降,电信全行业亏损。想要涨价摆脱困境,降价容易涨价难,舆论怒吼***垄断行业,只好作罢。运营商也做最后的努力,精三扫,精五扫,精很多扫,里里外外扫得很干净,一尘不染,只是扫不出什么钱来。大环境坏了,努力只是挣扎;权宜之计,救命药哪能当作饭来吃?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三家运营商都发不出工资了。也有领导安慰员工,情况会好起来的,几个月后,领导自己都不信。没有收入,员工工作开始懈怠,建设已经停止,维护也已放松,故障没有得到处理的情况比比皆是。又过了几个月,员工上班的头等大事已经不是工作,而是要钱。到年底,在公司门口拉起横幅“运营商还我血汗钱”,各地类似情况数不胜数。全国范围内小障碍不计其数,重大障碍层出不穷。电信业务彻底免费,收费的和计费的都不干了,想交钱没人收,自己充值停机了也不能复机。电话有时通有时不通,有的地方通有的地方不通,宽带有时能连上有时连不上。
又过一年,运营商在野外的物资被盗无数。无数电缆被偷,剥皮卖铜。断掉的光缆随处可见,管道损毁,铁塔倒塌,电杆东倒西歪。原先在下水道捞地沟油的改行,在管道里捞通信电缆;挖掘机对“国防光缆”提示视而不见。机房门被撬开,发电机等所有值钱的东西被盗一空,交接箱、分线盒等被员工当工资抱回家,设备上所有金属凡是能拆下来的都被当作废铜烂铁卖掉。欠缴电费,中心局所有设备全部关闭。营业厅大门关闭,贴有纸条“吉屋出租”。
运营商崩溃了,设备商等也紧急转型。华为大举进入光伏行业,依靠狼性文化和床垫精神,将原先的企业打击得无还手之力。中兴也进入汽车、机器人和太空领域,虽然在电信行业是26,在别的行业却是16。通信媒体冷清,人气不足缺广告;大学缩减通信专业,因为前途黯淡。媒体采访某教授,教授说其实很多人对我有误解,过去经常放炮,只是为扩大影响,多招学生,如今学生没了,无人可教,讲这些也没意义。
运营商崩溃,互联网也发生强震,大批企业休克,有的企业看到机会,却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电信和互联网一死一重伤,很多人既不能打电话也不能上网。在没有电话和网络的日子里(命题作文),社会的很多方面发生了变化,此处略去若干字。
社会各界也曾想重建网络,成立新的运营商,没想到难度竟然很大。也许是之前运营商将价格降得太低,电信情形太过惨烈,人们只愿意做消费者,不愿意做生产者;也许是因为互联网思维已经深入人心,都愿意轻资产,不愿意做重资产公司,羊毛出在狗身上,用网络的比建网络的积极得多;也许是因为国家的钱都去建铁路,无力进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开出政策条件允许收取初装费,企业吓得直哆嗦,饿死也不敢再做这事。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网络建设没什么起色。企业对部分市场感兴趣,对于成为电信运营商没兴趣。
运营商大部分人已经离开,也有不少人留下来。电信没了,运营商的房产还在。各家各地各自找出路,有的沿街开起了超市,有的将通信大楼设备搬空变成菜市场。某年某地,电信农贸市场,一排排的摊位,有些摊主看起来略微有些不同。一个卖肉的剁不动一块排骨,一个杀鸡的捉不住一只鸡,仔细一看,都是以前的通信工程师。再看四周,卖菜的,卖肉的,卖鱼卖豆腐的,满眼都是工程师、经理、局长和主任。有的看起来还像个干部,有的还有些书卷气。一个领导模样的人走过来说,某某别卖了,今天的销售不理想,做个报表下班前送我办公室来。
PS:本文纯属虚构,科幻作品,不必当真。
准备分成几块写成多个章节。
故事从语音免费开始,打电话都不要钱。运营商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流量经营、宽带等方面。只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普遍认为,不仅打电话不要钱,上网也应该不要钱。虚拟运营商大力宣传,买业务送流量,流量不要钱,更加坚定了人们流量应免费的信念。在室内人们用无线路由器和随身WIFI上网,在室外WIFI越来越普及,用4G上网越来越少。在宽带方面,中移动财力雄厚,大力发展低价宽带,做宽带不为赚钱,只为抢市场。联通、电信怒火中烧,你动摇我的根基,我就破你的命门,将流量价格大幅下降,亏钱只为出口恶气。移动被迫低价应战。价格太低,巨额投资成为巨额亏损,“精品网”变成“烧钱网”。三家运营商的主要业务逐个凋零。所谓的互联网新业务,只不过是玩概念喊口号,出了电信业花园围墙,没有多少竞争力。电信运营商想要突围,互联网企业堵住了几乎所有去路,体制机制有问题,竞争又激烈,能盈利就不错,想成为新的支柱型业务是远远不能。
市场越来越小,竞争越来越激烈,每获得一个单位的收入,成本在不断上升。从利润的急剧下降,到收入的大幅下降,电信全行业亏损。想要涨价摆脱困境,降价容易涨价难,舆论怒吼***垄断行业,只好作罢。运营商也做最后的努力,精三扫,精五扫,精很多扫,里里外外扫得很干净,一尘不染,只是扫不出什么钱来。大环境坏了,努力只是挣扎;权宜之计,救命药哪能当作饭来吃?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三家运营商都发不出工资了。也有领导安慰员工,情况会好起来的,几个月后,领导自己都不信。没有收入,员工工作开始懈怠,建设已经停止,维护也已放松,故障没有得到处理的情况比比皆是。又过了几个月,员工上班的头等大事已经不是工作,而是要钱。到年底,在公司门口拉起横幅“运营商还我血汗钱”,各地类似情况数不胜数。全国范围内小障碍不计其数,重大障碍层出不穷。电信业务彻底免费,收费的和计费的都不干了,想交钱没人收,自己充值停机了也不能复机。电话有时通有时不通,有的地方通有的地方不通,宽带有时能连上有时连不上。
又过一年,运营商在野外的物资被盗无数。无数电缆被偷,剥皮卖铜。断掉的光缆随处可见,管道损毁,铁塔倒塌,电杆东倒西歪。原先在下水道捞地沟油的改行,在管道里捞通信电缆;挖掘机对“国防光缆”提示视而不见。机房门被撬开,发电机等所有值钱的东西被盗一空,交接箱、分线盒等被员工当工资抱回家,设备上所有金属凡是能拆下来的都被当作废铜烂铁卖掉。欠缴电费,中心局所有设备全部关闭。营业厅大门关闭,贴有纸条“吉屋出租”。
运营商崩溃了,设备商等也紧急转型。华为大举进入光伏行业,依靠狼性文化和床垫精神,将原先的企业打击得无还手之力。中兴也进入汽车、机器人和太空领域,虽然在电信行业是26,在别的行业却是16。通信媒体冷清,人气不足缺广告;大学缩减通信专业,因为前途黯淡。媒体采访某教授,教授说其实很多人对我有误解,过去经常放炮,只是为扩大影响,多招学生,如今学生没了,无人可教,讲这些也没意义。
运营商崩溃,互联网也发生强震,大批企业休克,有的企业看到机会,却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电信和互联网一死一重伤,很多人既不能打电话也不能上网。在没有电话和网络的日子里(命题作文),社会的很多方面发生了变化,此处略去若干字。
社会各界也曾想重建网络,成立新的运营商,没想到难度竟然很大。也许是之前运营商将价格降得太低,电信情形太过惨烈,人们只愿意做消费者,不愿意做生产者;也许是因为互联网思维已经深入人心,都愿意轻资产,不愿意做重资产公司,羊毛出在狗身上,用网络的比建网络的积极得多;也许是因为国家的钱都去建铁路,无力进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开出政策条件允许收取初装费,企业吓得直哆嗦,饿死也不敢再做这事。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网络建设没什么起色。企业对部分市场感兴趣,对于成为电信运营商没兴趣。
运营商大部分人已经离开,也有不少人留下来。电信没了,运营商的房产还在。各家各地各自找出路,有的沿街开起了超市,有的将通信大楼设备搬空变成菜市场。某年某地,电信农贸市场,一排排的摊位,有些摊主看起来略微有些不同。一个卖肉的剁不动一块排骨,一个杀鸡的捉不住一只鸡,仔细一看,都是以前的通信工程师。再看四周,卖菜的,卖肉的,卖鱼卖豆腐的,满眼都是工程师、经理、局长和主任。有的看起来还像个干部,有的还有些书卷气。一个领导模样的人走过来说,某某别卖了,今天的销售不理想,做个报表下班前送我办公室来。
PS:本文纯属虚构,科幻作品,不必当真。
准备分成几块写成多个章节。
前一篇:一封运营商离职员工写给自己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