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释沥青
(2017-12-02 16:42:36)
标签:
180号重油沥青拌和站重油沥青拌合站重油沥青搅拌站重油重油厂家 |
分类: 重油 |
【沥青一级代理商:133 1698
0495】稀释沥青是以天然沥青、石油沥青、矿物焦油或矿物焦油沥青为基本成分的沥青混合物,主要来自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自2013年以来,稀释沥青代替传统进口燃料油产品在地方炼厂中使用,2014年稀释沥青的进口量达到300万吨水平,2015年第一季度进口则呈现井喷之势共计约160万吨,直馏燃料油市场份额受到挤压。
而稀释沥青产品的进口,却可追溯到2009年底,2010年初广东个别地方炼厂开始尝试使用进口稀释沥青,代替传统的直馏燃料油,用于加工原料,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华南地炼开工率在25-28%水平。据了解,佛山和中山的两家地方炼厂首先尝试试用,当时进口主要来自新加坡。4月份进口量曾一度高达20万吨,从当时的市场情况来看,较低的成本是地炼改炼稀释沥青的主因。以当时普遍炼制的进口直馏高硫280CST燃料油为例,完税后的到岸进口成本约在4900元/吨高位,使得炼油平均亏损高达290元/吨左右;而稀释沥青则因不存在缴纳消费税,成本相对要低很多。不过,稀释沥青产出的油品品质不及进口直馏燃料油。
山东地方炼厂首次进口稀释沥青时间为2010年5月底6月初,接货方为山东淄博一地方炼厂,当时卸入山东蓬莱港保税油库,约5万吨。此为第一船直接进口到山东市场的“稀释沥青”。当时该船燃料油进口成本不足4400元/吨。
稀释沥青的使用却在2010年6月份进入低迷期,进口量大减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广东地炼开工兴致偏低、原料消化速度缓慢,以致前期集中到货的“稀释沥青”库存压力上升,从而阻碍进口步伐。此外,“稀释沥青”调油技术不成熟,以及调油利润空间不足,也大大抑制其市场推广进度。供应过剩局面出现,据统计,4、5月期间在广东地炼使用量在6万吨左右。另一方面,5月下旬,燃料油进口成本大幅回落,燃料油进口商操作伊朗直馏高硫280CST燃料油船货进口,进一步增加了地炼原料供应,
2010年8月开始,稀释沥青进口因海关加强管制而无法通关。广东地炼不得不重返进口直馏燃料油市场,
2013年较早之前海关对于稀释沥青的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轻油收率小于35%,沥青质大于8%,四组分(沥青质,饱和分、胶质、芳香分)大于60%,目前该标准并未作为海关对于稀释沥青的定义标准。
据隆众分析,稀释沥青品质差异较大,在炼油方面有成本方面的优势,其当前市场的成交价格至2650-2700元/吨,但其进口和使用状况并不稳定,而在调油方面,则仍缺乏实质性了解和技术性尝试。此产品作为进口燃料油高成本压力下的替代产品,在相关进口政策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市场活跃度或仍将持续。当前国内贸易商对稀释沥青的操作高涨,而受终端需求限制,国内油品市场消耗缓慢,对稀释沥青的需求与大幅增长进口量难成正比。部分业者认为进口稀释沥青性价比高,故未来在调油市场的发展潜力仍被看好。而近期燃料油出货面临压力,令部分调油商对于该调料的采购持谨慎态度。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