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商业银行发展历程

(2012-07-14 14:42:18)

   
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时期可以概括为“三个转变”阶段:

    一是“大一统”向“国有专业银行”转变时期; 

   
二是“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时期;

    三是“国有商业银行”向“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变时期。

   
现在随着温州金融改革拉开序幕,“民营银行”的梦想也越走越近。

 

   
1978年以前是“大一统”时间,中国人民银行“当家作不了主”,计划经济特色。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的第一书记座谈会上的讲话很好概括了这段时期银行的特点:

   
“银行应该抓经济,现在只是算帐,当会计,没有真正起到银行的作用。银行要成为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

 

   
1979年到1993年可以称为“国有专业银行”时期,中、农、工、建独立,地方性商业银行崛起。1993年以前还没有明确提出“国有商业银行”的概念,银行改革集中在企业化经营或经营机制转换上。1993年12月份,《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要把国家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至此,银行改革方向才正式定位于商业银行。

    在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过程中,朱镕基总理在1998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体现出这种改革的决心:

   
“我们去年召开了金融工作会议,确定要在三年的时间里彻底改革我们的金融系统。就是说,中央银行强化监管,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这个目标也要在本世纪末实现。

    亚洲金融危机不会影响中国金融改革预定的进程,也不会影响中国金融保险事业的对外开放政策”。

 

   
1993至2001年可以称为“国有商业银行”时期,但这时候的银行仍然还像政府的“提款机”,这样的结局就是不良资产居高不下。为此,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提出“只能成功,不许失败”的“背水一战”式改革。温家宝在会上提到他的想法:

   
“我们这次改革,第一,确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要使国有商业银行走市场化的道路,推进产权制度的改革,推进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真正把国有商业银行变成现代商业银行。第二,我们制定了促使措施和明确的责任,也就是说,实行这项改革,两个银行(注:注资450亿美元给中行和建行)必须对国家的注资实行保全,也就是保值增值,同时,要担负起降低不良资产的责任。第三,关键在管理和队伍,说老实话,在这两个方面我确实不太放心。这次改革是背水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随之而来的,就是2002年以后至今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主要措施包括产权改革、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上市等。时至今日,虽然还有国家绝对控股和党管干部的“高压线”存在,但应该说股份制改革已见成效。当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银行的治理仍还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这个过程中,关键的问题或许仍是温家宝总理提到的“管理和队伍”,不知道现在的温总理还放不放心呢?

    
http://s13/middle/83c1d828gc4c53db69b7c&690

 

                                                                 
文:丁健雄  
杭州余杭公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