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年级科学《探索宇宙》教后记

(2013-01-17 10:04:35)
标签:

科学教学

教学感悟

探索宇宙

杂谈

分类: 教学感悟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探索宇宙所使用的工具,第一类工具是望远镜,从最早的天文望远镜开始,那个东西是伽利略发明的,这位科学家从三年级的科学课本上就常常看到这个人,所以在这里也同学生提了一下这个人,接下来又是几种更先进的望远镜;接下来便是运载火箭,人们一想到火箭,脑海中出现的总是现代火箭,其实火箭在中国古代就有了,虽然那时的火箭一般用于战争,但也有个别天文爱好者用它脱离地球。课本上有关于火箭的原理,即速度须达到七点九米每秒,到那时才有机会脱离地球的引力,这可以重提一下四年级学到的这方面的知识;第三头是航天器,与前两头工具相比,这一类工具的特点是可以载人上天,虽然古人有乘火箭上天的,但最终的结果都是失败,而有了航天器后,人类实现飞天的梦想才得以实现,这里应该跟学生提一下我国的神舟飞船。除了工具外,本课还介绍了一些探索宇宙的人,可能学生只注意杨利伟等人,其实课本上还介绍了位失败的英雄,那就是明朝人万户,他的做法在现在人眼中看起来有些可笑,其实细想一下,正因为有了他们的探索,才有了后来的成就,所以课本上也将他介绍出来,我在课堂上特别向学生强调了这一点。最后的一个讨论题,没有时间组织讨论,但如果提醒学生想一想,我觉得还是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