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真正的生本教育老师
(2022-09-07 16:27:45)如何做一个真正的生本教育老师
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的深层意义是,以生命为本.生本教育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实现生命的提升,而生命的提升最终和基本上是依靠生命自身.所以生本教育强调学生是教育的真正主体。生本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思想,关注和弘扬的理念是: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人具有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尊重、信任、依靠学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贯彻“生本理念”。
一、先做后学
先会后学
二、先学后教
不教而教
哈尔莫斯曾说:“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动手----提问,解决问题。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提问,解决问题,不只是传授知识还要鼓励行为。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实现生本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氛围是实现生本教育的关键。在课堂上.我们应强调教师与学生是互动的,让学生获得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权力.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学生的知识解答有缺陷也不批评.只提醒:“你想想是这样的吗?你再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
通过学生自己的反思,获得问题的答案.学生有了成绩,一定要及时表扬和肯定.成绩不仅仅是指考试的分数.更多的是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学生有了好的想法、好的见解都要表扬.用你真不错。太棒了。这个主意很好等话语来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总之,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我们要创造条件,转变方式,让学生能自己学。这样,先学后教就不仅是时间顺序,更表明了学为根本的地位。
三、老师角色的变化
生本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就是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发现。教学中不应该以教为主,而应当以学生的学为主。很多老师在这个概念上不是很明确,把教学作为目的,教作为手段。错误的理解为教主学从。关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以前的时候在课堂上总是像一个老大妈一样,唠唠叨叨,生怕孩子们听不懂,总是反反复复的讲个不停,自从接触了“生本教育”理念后,我才意识到,我这样的老师太强势,而且我发现在教学中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到最后却往往是自己失败。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对于教师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郭教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上了一段时间的“生本课”,我校教师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在课堂上该说些什么不该说些什么了,一开始总感觉本节课的知识点应该由学生来探究,自己尽量不敢多说话,但是后来才知道,老师应该学会恰当的去引导孩子、做小结,并不是什么都不说,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上继续努力学习。
四、前置性学习的重要性
前置性学习是落实生本教育最关键的一环。各学科似乎没有统一的模式,就一个学科,因课题的不同也会不一样。但大体上应该有这样的内容。一是学生要接触教材,把要所学的知识,应该掌握的知识弄通、弄懂,并能逐步会把握所学知识的重点与难点。第二,要引导学生去思维,查阅资料,探求与新知识相关的东西。第三,要求学生要组织好自己的汇报。第四,前置性小研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由易到难,这里面最关键的是学生要养成习惯,特别是考虑到平时不按时完成小研究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前置性的小研究并非每天都有,在没有时,也可以针对性地布置一些与考试类型有关训练。但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布置了前置性小研究,就必须检查,要评价,要不然就会形同虚设,而且学生会没有了积极性。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理念,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也要学着做一个魅力老师,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有魅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