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教育微故事
(2018-09-24 10:42:51)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他们有自尊心,渴望得到他人或集体的尊重。作为教师的我应该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关心和爱护,温暖他们幼小的心灵。作为班主任的我,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如果能够处处注意尊重孩子的人格,重视培养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那么孩子就会形成活泼向上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每个到校来的孩子,内心都怀着当个“好孩子”的真诚愿望,希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和肯定。所以在评价孩子的行为时要慎重,不要武断。尤其是对少数缺点比较突出的孩子,更不能凭印象做出判断。
理解、尊重、融合从成功的瞬间起就留给孩子,相信我的坚持,孩子们在和我一起学习和生活中会获取更多方面的成功与快乐。
因为我从事的是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师德教育微故事时时刻刻有,日日有。陈尧是个聪明顽皮的难孩子,对新鲜而刺激的事物极感兴趣,但自我约束力差,没有良好习惯,是个大错不少犯,小错更多犯的孩子。经过一年来的教育帮助,稍有起色,但距离期望值还差很远。改变教育方法,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于是,我开始更多地关注他,课上、课下发现他一点优点,马上表扬,用正确的舆论约束他自由的言行,发现有犯错的动机,及时点拨,好气象坚持了两周,他又犯错了。路队中打闹,家庭作业不完成,面对此,我告诉自己,“不能急躁,急躁是无能的表现,急躁只会适得其反。”于是,我没有立即批评他,而是想到了一个用班集体的力量帮助他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