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忘了自己

(2024-06-28 14:18:18)
标签:

教育

生活

文化

别忘了自己

——电影《前任4英年早婚》观后感

近日出差在外,在酒店房间里看了电影《前任4·英年早婚》。观后就很自然地向心灵内心,发出自问:自己过得真实吗?对呀,朋友们,你们过得还真实吗?您确定您不是AI智能机器人?

 

电影大致讲述了两对主人公,一对是准备做结婚了,提前约定共同遵守婚姻冷静期的约定。后来相爱的一对人,终究是出现很多问题。该画面也折射了当下很多年轻夫妻的婚姻问题,包括本身也有亲身经历。另一对主人公,则是男的一方不断被家人安排相亲,但因为内心没有足够勇气冲破不想结婚的习惯,只想单纯的享受恋爱的感受。这一种现象自然有些现代人所说的:自私自我,只想占便宜,不想负责任。但该电影所突出并非如此,而一种无法走出生活习惯的中年人常见现状。对于爱情,他不希望都是以结婚为目的,并在当下总以条件匹配来衡量共同婚姻目标。电影的导演,确实是在折射当下社会风气——维结婚论,自然就是要考虑日后的家庭发展,生育、教育、工作、事业、养老、家庭收入、社会地位等等自然成为结婚的种种考量对方的条件因素。一旦有了这些因素的介入,人就开始不单纯,就开始受干扰,那份最初的冲动与第一感觉,就自然地慢慢从美好,淡化成考量下的优秀对象,而非那片刻的美好。

 

电影里有一句台词:越是做好单身准备的人,其内心就越容易找到灵魂内心深处的感受。还有一场法学与哲学的对话:爱情的终点是婚姻,法律只保护婚姻,但不会保护爱情;法律有重婚罪,却没有重恋爱罪。

 

以上所说的,其实又会回到一个问题:自由与责任。脑海又出现了胡适先生当年的一名言:宽容比自由更重要。接着马上又想到了,梁启超当年逃亡游走国外,在夏威夷里进行社会活动时,认识的何惠珍那般:发乎情,止乎礼的美谈。发乎情,止乎礼,应该是古人早就深度研究过后,得出的最好的结论。

 

回归到本文主旨。纵使人是自私的,真实地活着活好,固然也很重视,毕竟自己如果不存在了,这个世界也就不存在了!但从社会属性来看,在个人自由选择的生活方式外,确实不应该将别人卷进来,除非对方是自愿加入。正如电影的台词:您如果没有打算走出去,就不应该将别人拉进来!

 

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唉?何妨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没有活明白的,谁又能做到完人?不过失?不冲动?不迷茫?不狭隘?不自私?

所以第二对主人,都在努力做好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人,同时,追求真实的自己,坚守灵魂的感受。但正因为这样一份是坚守(以点带面),往往在当下是很难活得出彩。虽然主人公并没有以这样的出彩为价值追求。

也正因为这样的一份真实,自然联想到我们当下的社会风气,人们都很忙,为生计,为养老,为供房,为工作,为考试,为家庭,为项目,为事业,为他人等等。并非说这不重要,我们毕竟是血肉之躯,也是社会成员。为了这些忙碌无可厚非!但有没有可能,当我们按下生活的暂停键,安静下来好好想想,慢慢地、慢慢地回顾一下:我们是不是忘记了自己,考虑过自己的感受吗?自己真的开心吗?

 

希望朋友们,能做一个有血有肉有性情的真人类,别忘了自己!

 

2024年5月14日星期二

北京大兴机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