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日记】巴拿马金融业浅谈:在巴拿马银行开户办卡的经过 20150723
 (2015-08-26 03:58:20)
	
			
					(2015-08-26 03:58:20)		| 标签: 巴拿马南美印象生活在南美南美的银行海外工作 | 分类: 2015-16拉美日记 | 
			爸爸
半年过去了。终于在7月22日拿到了在本地的第一张银行卡。之前的六个月,都是专门跑去仅有的几处花旗银行ATM(其实也还方便,唐人街有一处,办公室附近走路距离有两处,但毕竟网点还是很有限)取现金来使用,连房租也是厚厚一叠美元现金支付。虽说这办法笨拙,但也还相对安全,也没有觉得太多不便。但总归,在这边继续生活,还是得在本地的主流银行开通一个账户才方便。
http://s13/mw690/002prDWwgy6UVlmuWSw2c&69020150723" TITLE="【南美日记】巴拿马金融业浅谈:在巴拿马银行开户办卡的经过20150723" />
(这还是二月份刚来的时候,只能用花旗的银行卡去取现金用,因为只有那么几个地方,所以一次就取很多,因为怕不安全,总还背个书包。取出来的钱都是20美元一张的,没有更大面值的。这边使用的话,如果支付50美元,100美元等更大面值的,店家还要检查好久,核对身份证件之类的,怕使用的是假钞。)
7月9号,星期四,带上护照,公司出具的工作证明(这里没有人力资源部,就是同事已经有一份模版,之前所有人去银行开户都需要这个,把名字和护照号码一改,打印出来就成了。),中银开具的文件(证明已经在中银开了户头,刚来的时候因为缺乏某份材料,又因为某些原因急需要本地银行账户,几乎所有银行都拒绝我的开户申请,后来无心插柳在中银成功开了一个户头,也由此进入了同胞的组织),去办公楼附近的BG开办银行户头。
巴拿马是区域的金融中心,特别是最近的几年,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了许多银行来此办理业务。一个与巴拿马蓬勃的对外贸易(巴拿马运河)有关,航运贸易物流背后需要大量的金融支撑;第二巴拿马在中美洲区域相对来说社会治安良好,外国人多(之前是美国领地,至今也是美加老年人退休的理想居住地),区域位置良好,国家经济健康,今年的美国-中美洲峰会也是在巴拿马城举办的;第三近年来楼市火爆,住宅和商务楼不断涌现,城市建设大刀阔斧-地铁,商业中心等等,提供了基建上的支持。
我也听说中美洲是银行和金融业的一块潜力丰富的市场,因为这边大部分的人都没有使用银行服务的意识,同事告诉我本区域60%以上的人都没有银行户头储蓄卡,更不用说信用卡,投资理财,金融产品之类的。所以这就给银行业提供了大量可供开发的客源。
http://s1/mw690/002prDWwgy6UVlcEh1Kd0&69020150723" TITLE="【南美日记】巴拿马金融业浅谈:在巴拿马银行开户办卡的经过20150723" />
洗钱是一个大问题。曾经大名鼎鼎的汇丰HSBC在巴拿马也是有区域分行的,现在已经没有了,据说就与洗钱之类的问题有关,导致汇丰陷入了大量债务和现金流之类的困境,直到最后把自家的业务卖给了现在叫做Banistmo的一家银行。现在Banistmo在巴拿马到处都是,与BancoGeneral(BG)相比可以说是两家最大,网点最多,服务最方便的银行。但是,办公室的同事都建议我,要小心使用Banistmo的业务,因为这家银行是哥伦比亚背景---提起哥伦比亚,最著名的除了美女,就是毒品。所以别人建议我说Banistmo有涉足毒品集团洗钱的业务,风险很大,最好不要把钱放在那里。Banco General已经在巴拿马运营多年了,网点多,同事们也说服务好,可以信赖。
我的本地西语老师M,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与建议的,也是大力推荐这家银行,说信得过。她说自己是一个很注意控制风险的人,虽然近年来冒出无数银行,她都不敢相信,只有这一家,在本地经营多年,口碑服务都好,信得过。
http://s13/mw690/002prDWwgy6USIBY2N65c&69020150723" TITLE="【南美日记】巴拿马金融业浅谈:在巴拿马银行开户办卡的经过20150723" />
7月9日开户那天是自己一个人去的。银行的工作人员,一个矮胖的长相偏黑人(黑人与拉丁裔混血)的女子面无表情地接待了我,不会说英语,所有表格都是西班牙语。幸好某个时刻身后有个白头发穿着打扮讲究的白人老头,能说完美的美语(会说英语,穿着好,年纪大=经济条件好=应该可靠),帮助了我。
这个职员当场打电话给中银去核实,是否有我这个账户,是否的确是由对方开具的介绍信。我心想这个过程还真严格,我作为客户,觉得他们这么严格地核查当然是一件好事,因为更安全。不一会儿,我被告知,文件都齐全,要交上去审批。今天下午或者明天会打电话通知结果去领卡。
7月10号,星期五,等待银行打电话来,无结果。
过了一个礼拜,7月16号,礼拜四,依然无结果。
http://s11/mw690/002prDWwgy6USI6XboCaa&69020150723" TITLE="【南美日记】巴拿马金融业浅谈:在巴拿马银行开户办卡的经过20150723" />
(位于巴拿马城新唐人街的花旗银行。多少次我周末来唐人街买菜买米改善伙食的时候就来这里取钱回去交房租和做生活费。)
上课的时候我跟本地西语老师M(三十年前从萨尔瓦多移民过来的)说了这个情况。她自己也是这个银行的客户,并且一直对该银行评价很高。她坐不住了,她说:"我都可以想象那个应该给你办理文件的职员,正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左手边一堆要做的事情,右手边一堆要做的事情,懒散得要命地甩甩手,自言自语:算了,这些都待会在做。我们这里的人就是这么懒惰!"
于是她坐不住了,帮我打电话,一转又一转,转到了我开户的分行。说明了这个情况,大意是从上周五等到今天还没有消息,请给个答复。对方说,申请还在处理中,这两天会打电话给我。
这下觉得总算有眉目了,大概今明两天有结果。那么在周末之前可以拿到银行卡了吧?
礼拜四没有消息。礼拜五依然没有消息。
于是另一个周末又过去了。
http://s15/mw690/002prDWwgy6UVldtoUC9e&69020150723" TITLE="【南美日记】巴拿马金融业浅谈:在巴拿马银行开户办卡的经过20150723" />
7月20日礼拜一,我的西语老师再次坐不住了,她表示这个国家就是有太多这样的懒虫,所以拉丁美洲才是现在这样。于是又继续打电话,这次她虽然说话依然很客气,但是语气和情绪已经很强烈,她说:“我的许多客户都是外国人。你们这样不专业不仅损害了你们银行自己的声誉,而且让别人以为我们拉丁美洲所有的人都是如此懒散不作为。如果需要等待多少天你就直接告诉我们,不要说今天会有答复却再有没有回复。”对方表示,一定在今天下午5点之前有答复。
这一招果然有效。下午5点之前,银行打电话来了,说我的申请表上的名字的写法,与护照上不一样。需要提交新的文件。这其实是一个我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就是我的名字,可以分开写,也可以和在一起写。我看了看我已经有的几张银行卡,我的名字分开的,合起来的都有,都没有任何问题。
http://s5/mw690/002prDWwgy6UVlnBqAs24&69020150723" TITLE="【南美日记】巴拿马金融业浅谈:在巴拿马银行开户办卡的经过20150723" />
7月21日星期二,上课时间与西语老师M一同去了银行。她笑容满面,非常有礼有节,很有技巧地处理了这个问题。结论是,我下午再到公司开具一封证明信,拿过去,明天就有结果了。
7月22日星期三,上午银行打电话来了,对方不会说英文,“Listo” (完成了),听到这个词,知道总算完结了。中午吃饭时间便和正好去同一家银行办事的我的“导师”-法国同事K一起去领取了我的银行卡,签署合同。到此总算是成功办理了在巴拿马的第一个银行户头,获得了在本地畅通无阻的储蓄卡。
巴拿马银行给的卡,也比较有意思。
这一次拿到的是一张储蓄卡,能够在本地所有该银行的ATM机上取钱,没有手续费。
但如果需要在网上交易,或者在海外使用,就需要额外再办理一张VISA卡,这个卡的办理又需要等待1到2周的时间。总之就是,储蓄卡一张,带有VISA功能的贷记卡需要额外办理一张。我询问了法国同事,他在另一个银行开办的户头,也是这样的操作方式,没有双卡合一的。对于我们来说,这反倒显得奇怪。
还有一点奇怪的,银行卡的密码,是银行给设定的。据说要改的话,还得自己去网银里面操作。
http://s2/mw690/002prDWwgy6UVlkK0Uh11&69020150723" TITLE="【南美日记】巴拿马金融业浅谈:在巴拿马银行开户办卡的经过20150723" />
我在坡岛的时候,开个储蓄户头,直接就给了一张带有VISA功能的借记卡,又能够在ATM上存钱取钱,又能够在网上和海外进行交易,同时也可以用来坐地铁公交刷出租车。坡岛是金融中心,产业繁荣竞争激烈,服务好选择多自然是不用说。
同时我申请了一个网上银行,给我的竟然是一张类似于电话卡一样的密码卡,背后有固定几组密码,使用网上银行的时候,就按照提示,输入卡片上印有的“密码1,密码2”之类的就可以操作了。这个手段看上去有点落后,简直是闻所未闻。之前在坡岛和国内的所有银行卡,办理网银的话都是给一个能够每次操作产生动态密码的电子设备。印度同事R笑说,你就往好的方面想吧,这种(古老的)网银方式是最保险的。抵抗当代网络与电子科技最好的方法-比如黑客入侵,就是不使用这科技。这个听起来有点道理吧!
我还没有在网上交易使用过这种密码组合的方式,但是其实也不是那么“不安全”,根据排列组合的顺序,也有好几十种密码组合,而且每一个账户所对应的这种密码组合卡都是独特的。只是说,相对于在国内,坡岛,还有其他发达地区金融行业所使用的电子网银手段,这种方式显得没那么有科技含量。
http://s4/mw690/002prDWwgy6UVsK533l53&69020150723" TITLE="【南美日记】巴拿马金融业浅谈:在巴拿马银行开户办卡的经过20150723" />
这次在国内的中国银行,用身份证开办一张储蓄卡,都不用去柜台,直接在自助服务机上操作,不到2分钟,一张可以立即使用的储蓄卡便办理好了。(当然对于外国人可能会更麻烦)这个效率和科技真是让我惊喜。
于是7月22日星期三中午,办理好了所有手续,拿到了储蓄卡之后,当场申请了一张带有VISA功能的借记卡。
7月24日星期五中午,收到BG银行的电话,已经办理好了可以取卡了。这次我真的是喜出望外了,效率这么快,简直不像是应该在巴拿马发生的事情。
http://s7/mw690/002prDWwgy6UVlq3DQa66&69020150723" TITLE="【南美日记】巴拿马金融业浅谈:在巴拿马银行开户办卡的经过20150723" />
(南美的暴雨,来得非常凶猛,遮天蔽日)
从7月9日递交申请,到7月24日办理完所有手续,一共12个工资日,我觉得已经是可以接受的了。后来巴拿马本地朋友也说,你这个效率算是很快的,快得不得了了,很幸运了,我们单位的外国人一个月左右才办得下来。的确,我自己公司新来的英国和巴西同事,在银行问题上也卡壳了很久,往银行跑了不下五次,证件不全,手续不到位之类的问题,还有办好了银行卡之后,银行寄错了地方(本来应该寄到公司附近的新民路支行,结果卡寄去了五一路分行,同事说那你们银行内部帮我转过来就是了,银行说,好的,但是从五一路分行转到新民路分行,需要三天时间……你还不如自己下班之后直接去五一路分行领取快得多)---诸如此类的问题,每次他们从银行或者律师事务所办完事回来就是吐槽一堆。
总结一句就是:在外生活不容易,跨国工作生活更不容易(与学生时代出国短期交流交换游学相比复杂太多),来到规章制度系统不完善效率低下的发展中国家,更更不容易。很多事情要亲自去做,才知道个中滋味。
http://s3/mw690/002prDWwgy6UVlqdTma12&69020150723" TITLE="【南美日记】巴拿马金融业浅谈:在巴拿马银行开户办卡的经过20150723" />
(某日巴塞罗那的晚霞,算是生活的理想状态的写照吧)
							
		             
						
		
		
		
		
		
		
							
		
				
		
				
	半年过去了。终于在7月22日拿到了在本地的第一张银行卡。之前的六个月,都是专门跑去仅有的几处花旗银行ATM(其实也还方便,唐人街有一处,办公室附近走路距离有两处,但毕竟网点还是很有限)取现金来使用,连房租也是厚厚一叠美元现金支付。虽说这办法笨拙,但也还相对安全,也没有觉得太多不便。但总归,在这边继续生活,还是得在本地的主流银行开通一个账户才方便。
http://s13/mw690/002prDWwgy6UVlmuWSw2c&69020150723" TITLE="【南美日记】巴拿马金融业浅谈:在巴拿马银行开户办卡的经过
(这还是二月份刚来的时候,只能用花旗的银行卡去取现金用,因为只有那么几个地方,所以一次就取很多,因为怕不安全,总还背个书包。取出来的钱都是20美元一张的,没有更大面值的。这边使用的话,如果支付50美元,100美元等更大面值的,店家还要检查好久,核对身份证件之类的,怕使用的是假钞。)
7月9号,星期四,带上护照,公司出具的工作证明(这里没有人力资源部,就是同事已经有一份模版,之前所有人去银行开户都需要这个,把名字和护照号码一改,打印出来就成了。),中银开具的文件(证明已经在中银开了户头,刚来的时候因为缺乏某份材料,又因为某些原因急需要本地银行账户,几乎所有银行都拒绝我的开户申请,后来无心插柳在中银成功开了一个户头,也由此进入了同胞的组织),去办公楼附近的BG开办银行户头。
巴拿马是区域的金融中心,特别是最近的几年,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了许多银行来此办理业务。一个与巴拿马蓬勃的对外贸易(巴拿马运河)有关,航运贸易物流背后需要大量的金融支撑;第二巴拿马在中美洲区域相对来说社会治安良好,外国人多(之前是美国领地,至今也是美加老年人退休的理想居住地),区域位置良好,国家经济健康,今年的美国-中美洲峰会也是在巴拿马城举办的;第三近年来楼市火爆,住宅和商务楼不断涌现,城市建设大刀阔斧-地铁,商业中心等等,提供了基建上的支持。
我也听说中美洲是银行和金融业的一块潜力丰富的市场,因为这边大部分的人都没有使用银行服务的意识,同事告诉我本区域60%以上的人都没有银行户头储蓄卡,更不用说信用卡,投资理财,金融产品之类的。所以这就给银行业提供了大量可供开发的客源。
http://s1/mw690/002prDWwgy6UVlcEh1Kd0&69020150723" TITLE="【南美日记】巴拿马金融业浅谈:在巴拿马银行开户办卡的经过
洗钱是一个大问题。曾经大名鼎鼎的汇丰HSBC在巴拿马也是有区域分行的,现在已经没有了,据说就与洗钱之类的问题有关,导致汇丰陷入了大量债务和现金流之类的困境,直到最后把自家的业务卖给了现在叫做Banistmo的一家银行。现在Banistmo在巴拿马到处都是,与Banco
我的本地西语老师M,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与建议的,也是大力推荐这家银行,说信得过。她说自己是一个很注意控制风险的人,虽然近年来冒出无数银行,她都不敢相信,只有这一家,在本地经营多年,口碑服务都好,信得过。
http://s13/mw690/002prDWwgy6USIBY2N65c&69020150723" TITLE="【南美日记】巴拿马金融业浅谈:在巴拿马银行开户办卡的经过
7月9日开户那天是自己一个人去的。银行的工作人员,一个矮胖的长相偏黑人(黑人与拉丁裔混血)的女子面无表情地接待了我,不会说英语,所有表格都是西班牙语。幸好某个时刻身后有个白头发穿着打扮讲究的白人老头,能说完美的美语(会说英语,穿着好,年纪大=经济条件好=应该可靠),帮助了我。
这个职员当场打电话给中银去核实,是否有我这个账户,是否的确是由对方开具的介绍信。我心想这个过程还真严格,我作为客户,觉得他们这么严格地核查当然是一件好事,因为更安全。不一会儿,我被告知,文件都齐全,要交上去审批。今天下午或者明天会打电话通知结果去领卡。
7月10号,星期五,
过了一个礼拜,7月16号,礼拜四,依然无结果。
http://s11/mw690/002prDWwgy6USI6XboCaa&69020150723" TITLE="【南美日记】巴拿马金融业浅谈:在巴拿马银行开户办卡的经过
(位于巴拿马城新唐人街的花旗银行。多少次我周末来唐人街买菜买米改善伙食的时候就来这里取钱回去交房租和做生活费。)
上课的时候我跟本地西语老师M(三十年前从萨尔瓦多移民过来的)说了这个情况。她自己也是这个银行的客户,并且一直对该银行评价很高。她坐不住了,她说:"我都可以想象那个应该给你办理文件的职员,正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左手边一堆要做的事情,右手边一堆要做的事情,懒散得要命地甩甩手,自言自语:算了,这些都待会在做。我们这里的人就是这么懒惰!"
于是她坐不住了,帮我打电话,一转又一转,转到了我开户的分行。说明了这个情况,大意是从上周五等到今天还没有消息,请给个答复。对方说,申请还在处理中,这两天会打电话给我。
这下觉得总算有眉目了,大概今明两天有结果。那么在周末之前可以拿到银行卡了吧?
礼拜四没有消息。礼拜五依然没有消息。
于是另一个周末又过去了。
http://s15/mw690/002prDWwgy6UVldtoUC9e&69020150723" TITLE="【南美日记】巴拿马金融业浅谈:在巴拿马银行开户办卡的经过
7月20日礼拜一,我的西语老师再次坐不住了,她表示这个国家就是有太多这样的懒虫,所以拉丁美洲才是现在这样。于是又继续打电话,这次她虽然说话依然很客气,但是语气和情绪已经很强烈,她说:“我的许多客户都是外国人。你们这样不专业不仅损害了你们银行自己的声誉,而且让别人以为我们拉丁美洲所有的人都是如此懒散不作为。如果需要等待多少天你就直接告诉我们,不要说今天会有答复却再有没有回复。”对方表示,一定在今天下午5点之前有答复。
这一招果然有效。下午5点之前,银行打电话来了,说我的申请表上的名字的写法,与护照上不一样。需要提交新的文件。这其实是一个我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就是我的名字,可以分开写,也可以和在一起写。我看了看我已经有的几张银行卡,我的名字分开的,合起来的都有,都没有任何问题。
http://s5/mw690/002prDWwgy6UVlnBqAs24&69020150723" TITLE="【南美日记】巴拿马金融业浅谈:在巴拿马银行开户办卡的经过
7月21日星期二,上课时间与西语老师M一同去了银行。她笑容满面,非常有礼有节,很有技巧地处理了这个问题。结论是,我下午再到公司开具一封证明信,拿过去,明天就有结果了。
7月22日星期三,上午银行打电话来了,对方不会说英文,“Listo” (完成了),听到这个词,知道总算完结了。中午吃饭时间便和正好去同一家银行办事的我的“导师”-法国同事K一起去领取了我的银行卡,签署合同。到此总算是成功办理了在巴拿马的第一个银行户头,获得了在本地畅通无阻的储蓄卡。
巴拿马银行给的卡,也比较有意思。
这一次拿到的是一张储蓄卡,能够在本地所有该银行的ATM机上取钱,没有手续费。
但如果需要在网上交易,或者在海外使用,就需要额外再办理一张VISA卡,这个卡的办理又需要等待1到2周的时间。总之就是,储蓄卡一张,带有VISA功能的贷记卡需要额外办理一张。我询问了法国同事,他在另一个银行开办的户头,也是这样的操作方式,没有双卡合一的。对于我们来说,这反倒显得奇怪。
还有一点奇怪的,银行卡的密码,是银行给设定的。据说要改的话,还得自己去网银里面操作。
http://s2/mw690/002prDWwgy6UVlkK0Uh11&69020150723" TITLE="【南美日记】巴拿马金融业浅谈:在巴拿马银行开户办卡的经过
我在坡岛的时候,开个储蓄户头,直接就给了一张带有VISA功能的借记卡,又能够在ATM上存钱取钱,又能够在网上和海外进行交易,同时也可以用来坐地铁公交刷出租车。坡岛是金融中心,产业繁荣竞争激烈,服务好选择多自然是不用说。
同时我申请了一个网上银行,给我的竟然是一张类似于电话卡一样的密码卡,背后有固定几组密码,使用网上银行的时候,就按照提示,输入卡片上印有的“密码1,密码2”之类的就可以操作了。这个手段看上去有点落后,简直是闻所未闻。之前在坡岛和国内的所有银行卡,办理网银的话都是给一个能够每次操作产生动态密码的电子设备。印度同事R笑说,你就往好的方面想吧,这种(古老的)网银方式是最保险的。抵抗当代网络与电子科技最好的方法-比如黑客入侵,就是不使用这科技。这个听起来有点道理吧!
我还没有在网上交易使用过这种密码组合的方式,但是其实也不是那么“不安全”,根据排列组合的顺序,也有好几十种密码组合,而且每一个账户所对应的这种密码组合卡都是独特的。只是说,相对于在国内,坡岛,还有其他发达地区金融行业所使用的电子网银手段,这种方式显得没那么有科技含量。
http://s4/mw690/002prDWwgy6UVsK533l53&69020150723" TITLE="【南美日记】巴拿马金融业浅谈:在巴拿马银行开户办卡的经过
这次在国内的中国银行,用身份证开办一张储蓄卡,都不用去柜台,直接在自助服务机上操作,不到2分钟,一张可以立即使用的储蓄卡便办理好了。(当然对于外国人可能会更麻烦)这个效率和科技真是让我惊喜。
于是7月22日星期三中午,办理好了所有手续,拿到了储蓄卡之后,当场申请了一张带有VISA功能的借记卡。
7月24日星期五中午,收到BG银行的电话,已经办理好了可以取卡了。这次我真的是喜出望外了,效率这么快,简直不像是应该在巴拿马发生的事情。
http://s7/mw690/002prDWwgy6UVlq3DQa66&69020150723" TITLE="【南美日记】巴拿马金融业浅谈:在巴拿马银行开户办卡的经过
(南美的暴雨,来得非常凶猛,遮天蔽日)
从7月9日递交申请,到7月24日办理完所有手续,一共12个工资日,我觉得已经是可以接受的了。后来巴拿马本地朋友也说,你这个效率算是很快的,快得不得了了,很幸运了,我们单位的外国人一个月左右才办得下来。的确,我自己公司新来的英国和巴西同事,在银行问题上也卡壳了很久,往银行跑了不下五次,证件不全,手续不到位之类的问题,还有办好了银行卡之后,银行寄错了地方(本来应该寄到公司附近的新民路支行,结果卡寄去了五一路分行,同事说那你们银行内部帮我转过来就是了,银行说,好的,但是从五一路分行转到新民路分行,需要三天时间……你还不如自己下班之后直接去五一路分行领取快得多)---诸如此类的问题,每次他们从银行或者律师事务所办完事回来就是吐槽一堆。
总结一句就是:在外生活不容易,跨国工作生活更不容易(与学生时代出国短期交流交换游学相比复杂太多),来到规章制度系统不完善效率低下的发展中国家,更更不容易。很多事情要亲自去做,才知道个中滋味。
http://s3/mw690/002prDWwgy6UVlqdTma12&69020150723" TITLE="【南美日记】巴拿马金融业浅谈:在巴拿马银行开户办卡的经过
(某日巴塞罗那的晚霞,算是生活的理想状态的写照吧)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