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年02月10日

(2014-02-10 16:17:10)

“上海青年人文经典读书工程2014年“长辈荐书行动”推荐书目

 

沈善增

 

我觉得青年很有必要读经典,尤其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经典,因为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但向青年荐书又使我颇为踌躇,因为传统经典的旧注释错误很严重,甚至南辕北辙,仅推荐经典恐谬种流传,误人子弟,同时推荐我的还真注释本又有王婆卖瓜之嫌。思之再三,还是以大局为重,就内举不避嫌了,在推举经典的同时也提供我的还真注释本作参考。

 

老子

《老子》是中国第一本有本体论基础的,构成完整逻辑系统的,站在民本立场上专对侯王说的政治哲学书,以后的中国哲学著作、哲学理论都在《老子》“道德”哲学的笼罩之下,无出其右。在思想高度上,也与佛教哲学并肩而立,超过西方古希腊哲学一个层次。佛教重出世法,道家重世间法,是为相得益彰的互补。释道的生命哲学是迄今为止人类最高深最先进最实用的哲学,是崇德文化的哲学基础。要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参悟到《老子》的心谛。读《老子》请参阅拙著《还吾老子》、《老子走近青年》等。

 

论语

《论语》把高深的形而上哲学与现实问题、文化建设、个人品德修养、教育理念密切结合,深入浅出的阐说,是中国式“知行合一”的学术研究与实践的典范。提倡的“师文化”激发了知识分子群体的文化担当的自觉意识,使中华崇德文化有“师”这样的群体来传承,使恪守道统的知识分子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迄今为止历史最长、人口最多、最富有自我更新的青春活力的民族。儒家的人文精神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骨髓。而读《论语》可以建立当下中国人迫切需要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使中华优秀文化发挥出更大的正能量。读《论语》请参阅拙著《孔子原来这么说》。

 

庄子

《庄子》是一本奇书。我们一般注意到他的奇诡的想象,浪漫的笔法,其实更奇的是他将生命哲学的立体逻辑结构的辩证思维用形象生动、气势磅礴的艺术笔调表现出来,是中国散文的滥觞。这种思想与文艺的完美结合,世所罕见,华美的柏拉图的著作只能甘拜下风。但因为思想的高妙深奥,后人难以理解,所以后代的注释本往往错到指鹿为马、认指为月的程度。使《庄子》因为注释的原因变得思维跳脱,语无伦次,使读者望而生畏,远离《庄子》。就是喜欢《庄子》文笔的读者,也往往买椟还珠。所以,“读中国书不能不读《庄子》,读《庄子》不能不读《还吾庄子》”。

 

坛经

《六祖坛经》是唯一的由中国人所述的“经”,这是有充分的道理的。佛经阐释本质真理(第一义谛)多采用严密繁复的逻辑思辨的方式,这与中国人擅长形象思维的习惯不相适应,因此,由官方支持译出的大部的方等、般若经典被束之高阁,倡导的法相宗等说理教派方兴即衰,成为小圈子里的佛教。所以有教外别传的东土禅宗,而禅宗到了《坛经》建立了话语体系。惠能所说,句句契合般若(《金刚经》)、瑜伽(《瑜伽师地论》)奥义,但又都是明白晓畅的大白话,开后世禅宗公案之先河。有了《坛经》,禅宗才发展成为中国佛教第一宗。但因为其语言浅白,而道理深奥,禅僧又有“不落言筌”“一说便错”之言,有学者借以作“不求甚解”的幌子,所以注解《坛经》的汗牛充栋,能得其皮毛者寥寥无几。《坛经》并不神秘,但后世学禅者却多以故弄玄虚为机锋、为“悟”的标志。所以《坛经》是必读书,但读前最好利用《坛经摸象》作一登山拐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