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印度客户谈判需要注意事项(四)
(2015-04-21 14:35:56)
标签:
财经 |
分类: 外贸知识 |
有个印度的客户要做D/P付款,以前没做过,这个方式怎么样?
近年来,我室相继收到国内多家公司投诉,反映他们对印度出口后收不到货款。这些公司在对印贸易中采用的是D/P60天付款方式。有的公司称,印度进口商到期以各种借口不付款赎单,致使货物运抵印度港口后无人提货,产生大量仓储费、港口费以及罚款等。无奈之下,通过银行向印度银行追要托收单据。
虽然该公司最终收到了印度银行退回的托收单据,但是不久,该公司也收到了货物因在港口滞留时间过长,已被港口拍卖的消息。有的公司称印度进口商到期不付款,不提货,致使货物到达印度港口后长期压港,产生高额的费用,只能眼看货物因压港时间过长被印度港口拍卖,造成货款两空。
还有的公司称印度托收银行把D/P60天当作D/A60天对待,在未收到货款情况下就把装运单据交给了印度进口商。虽然付款期限早已过去,但仍未收到任何货款。
印度港口规定,凡是进口货物,到港后三个月无人提货,港口只需获得进口方认可,无需征得出口方同意,即可将货物拍卖。印方规定,如果办理货物退运手续,出口方代理可以凭进口商(提单上的收货人)出具的无异议证明信(NO
CERTIFICATE)去海关办理退运手续。虽然货物可以退运,听起来退货手续也并不复杂,但是真正办起来并非容易。如果进口商不出具无异议证明信,退运手续则难以办成。印度索贿受贿严重,办事效率低,如果某个环节注意不到,就会影响退运手续的办理。
印度进出口商中以小企业居多,如:家族公司、合伙公司等。其中不少是中间商,以收受代理费为主,贸易作法很不规范。例如:凭订单订货,而不是签订销售合同。不愿照章纳税,而是想尽办法偷逃关税。利用各种手段欺骗国外商家等屡见不鲜。印度法律可以算得上是健全,但是在印度打官司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才能结案。因此,在印度以司法手段解决贸易纠纷并非明智的选择。
跟印度客户做生意,如何把风险控制到最低?
L/C,在印度,L/C作为银行信用在流程上是需要没有" DISCREPENCY" 并且对方“ACCEPTANCE",
在技术上,如果对方愿意找问题,包括举证提请” 质量不符和“ ,而举证是需要至少3个月的听证期,L/C已经过期了,就合法不付款了
D/P更是如此,基本上,是印度人ACCEPT,就付,不ACCEPT,什么理由(借口)都有
大部分印度客商要求 100% L/C 或者 L/C After Sight 90-120 天。
印度L/C背景:L/C是BANK CREDIT 的使用,只是印度这个国家信用体系没有建立,全国只有4%的人有DEBIT
CARD;但近2年,大量热钱流入印度后,对贸易融资放松监管,一些小型企业可以申请信用证,但并不代表其信用级别提升。
印度客商成本:印度L/C开具的成本在0.5%-2%;
解决方案:
一、100%L/C 解决方法:
1. 100% CONFIRMED L/C (当然印度人基本拒绝,成本高达4%-6%)
2. 出口信用保险担保(1%-2%的手续费,金额过100万美金)
3. 选择印度当地黑社会担保(5%-10%的手续费)
无论FOB或CIF 条件下,无论提单是否“TO ORDER OF SHIPPER"
(指示提单),无论提单是否在你手上,印度方面都可不付款并技术合法,在进口申报的BILL OF ENTRY (进口申报舱单)及 IGM
(进口货物舱单)上只要显示了印度客户的名字,你已经失去货权,无论提单是否在你手上。
国内工厂普遍认为持有提单便是控制货权,但印度贸易的特点在于持有提单只是海上货权,而非LANDING (在陆)货权。
&以APL(美国总统船运)的内部规定为例,船到港前,必须提交IEC编号,这是法令,印度货物的在地货权,中国工厂不能掌握。
印度客户让我报一下FOR rate,火车交货价,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这种报价方式,请问一下这种报价方式和货物运送方式与海运这两种油什么区别,哪种较安全些?
FOR 是指 Free on Rail,跟海运的FOB不同之处在于铁路运输时没有什么正本的,只有一个随车的运单,没有正本,也就是说在货物出运后货物的控制权就不在发货方了,建议在发货之前收到货款,这样比较保险。这个印度客户是中间商,他要卖到大概是中亚地区;注意多式联运提单的控制,特别是从连云港到新疆边境要换装,而换装的排位费不应当由你们出。
我们做钢材,客户一直觉得我们的价格贵。但是我们报的价格几乎接近成本价?为什么印度客户总说在他们国家很便宜的价格,怎么又会询盘来中国?
印度本地的钢材质量是达不到要求的,同时,购买需要经过本国代理,反倒不如从中国进口能够时间、成本及质量得到保证。能够价格上和中国接近的,是来自印尼的钢价格。
近年来,我室相继收到国内多家公司投诉,反映他们对印度出口后收不到货款。这些公司在对印贸易中采用的是D/P60天付款方式。有的公司称,印度进口商到期以各种借口不付款赎单,致使货物运抵印度港口后无人提货,产生大量仓储费、港口费以及罚款等。无奈之下,通过银行向印度银行追要托收单据。
虽然该公司最终收到了印度银行退回的托收单据,但是不久,该公司也收到了货物因在港口滞留时间过长,已被港口拍卖的消息。有的公司称印度进口商到期不付款,不提货,致使货物到达印度港口后长期压港,产生高额的费用,只能眼看货物因压港时间过长被印度港口拍卖,造成货款两空。
还有的公司称印度托收银行把D/P60天当作D/A60天对待,在未收到货款情况下就把装运单据交给了印度进口商。虽然付款期限早已过去,但仍未收到任何货款。
印度港口规定,凡是进口货物,到港后三个月无人提货,港口只需获得进口方认可,无需征得出口方同意,即可将货物拍卖。印方规定,如果办理货物退运手续,出口方代理可以凭进口商(提单上的收货人)出具的无异议证明信(NO
CERTIFICATE)去海关办理退运手续。虽然货物可以退运,听起来退货手续也并不复杂,但是真正办起来并非容易。如果进口商不出具无异议证明信,退运手续则难以办成。印度索贿受贿严重,办事效率低,如果某个环节注意不到,就会影响退运手续的办理。
印度进出口商中以小企业居多,如:家族公司、合伙公司等。其中不少是中间商,以收受代理费为主,贸易作法很不规范。例如:凭订单订货,而不是签订销售合同。不愿照章纳税,而是想尽办法偷逃关税。利用各种手段欺骗国外商家等屡见不鲜。印度法律可以算得上是健全,但是在印度打官司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才能结案。因此,在印度以司法手段解决贸易纠纷并非明智的选择。
跟印度客户做生意,如何把风险控制到最低?
L/C,在印度,L/C作为银行信用在流程上是需要没有" DISCREPENCY" 并且对方“ACCEPTANCE",
在技术上,如果对方愿意找问题,包括举证提请” 质量不符和“ ,而举证是需要至少3个月的听证期,L/C已经过期了,就合法不付款了
D/P更是如此,基本上,是印度人ACCEPT,就付,不ACCEPT,什么理由(借口)都有
大部分印度客商要求 100% L/C 或者 L/C After Sight 90-120 天。
印度L/C背景:L/C是BANK CREDIT 的使用,只是印度这个国家信用体系没有建立,全国只有4%的人有DEBIT
CARD;但近2年,大量热钱流入印度后,对贸易融资放松监管,一些小型企业可以申请信用证,但并不代表其信用级别提升。
印度客商成本:印度L/C开具的成本在0.5%-2%;
解决方案:
一、100%L/C 解决方法:
1. 100% CONFIRMED L/C (当然印度人基本拒绝,成本高达4%-6%)
2. 出口信用保险担保(1%-2%的手续费,金额过100万美金)
3. 选择印度当地黑社会担保(5%-10%的手续费)
无论FOB或CIF 条件下,无论提单是否“TO ORDER OF SHIPPER"
(指示提单),无论提单是否在你手上,印度方面都可不付款并技术合法,在进口申报的BILL OF ENTRY (进口申报舱单)及 IGM
(进口货物舱单)上只要显示了印度客户的名字,你已经失去货权,无论提单是否在你手上。
国内工厂普遍认为持有提单便是控制货权,但印度贸易的特点在于持有提单只是海上货权,而非LANDING (在陆)货权。
&以APL(美国总统船运)的内部规定为例,船到港前,必须提交IEC编号,这是法令,印度货物的在地货权,中国工厂不能掌握。
印度客户让我报一下FOR rate,火车交货价,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这种报价方式,请问一下这种报价方式和货物运送方式与海运这两种油什么区别,哪种较安全些?
FOR 是指 Free on Rail,跟海运的FOB不同之处在于铁路运输时没有什么正本的,只有一个随车的运单,没有正本,也就是说在货物出运后货物的控制权就不在发货方了,建议在发货之前收到货款,这样比较保险。这个印度客户是中间商,他要卖到大概是中亚地区;注意多式联运提单的控制,特别是从连云港到新疆边境要换装,而换装的排位费不应当由你们出。
我们做钢材,客户一直觉得我们的价格贵。但是我们报的价格几乎接近成本价?为什么印度客户总说在他们国家很便宜的价格,怎么又会询盘来中国?
印度本地的钢材质量是达不到要求的,同时,购买需要经过本国代理,反倒不如从中国进口能够时间、成本及质量得到保证。能够价格上和中国接近的,是来自印尼的钢价格。
前一篇:与印度客户谈判需注意事项(三)
后一篇:与印度人谈贸易的注意事项(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