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陈家河的简史
(2014-11-01 03:22:16)
标签:
应城陈河镇龙赛湖先民简史 |
分类: 蒲城碎片 |
应城陈家河的简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陈河两岸就有我们的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
现陈河镇南面不远的辰巳台新石器遗址就是我们的先民在那里居住的城池.春秋时期,楚王拓展江山,更是屯兵陈河境内,如今陈河王郑村王家湾三椁冢就葬着楚武王.
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后来去哪里了,我们已无从知道.有史可查的是明朝建立后,才有元代从江西到黄冈麻城的移民的后裔移民到陈河定居也叫黄麻过籍,也有陈友谅的部属和族人隐姓埋名到陈河,后来还有一些官家看中陈河这个地方而舍不得离开.
现在陈河镇所在的地方,明代很是偏僻,很多河南岸的人陆路到县城必须经过这里,过河很是不便,有一廖姓人家就在这里搭了一座小桥方便人们过河.人们就叫这里为廖家桥.明代晚期,这里才形成一个乡村里店,规模很小.兴集的人是陈姓人家,集名就叫陈家河.
清朝康乾时期,随着应城石膏由露天开采发展到洞下开采和岩盐的发现,膏盐矿厂大部分移到应城西面,陈河逐步繁荣起来,应城西边矿山的石膏和岩盐由驮夫运到陈河,再从陈河由水路运往全国各地,熬盐所需的芦苇由龙赛湖,三台湖,茫荡湖等地运往陈河,然后由驮夫运往矿山.
陈河商业原来主要在北街,码头也在北岸,随着码头的扩大,商业更加繁荣,陈河的集也由北向南发展,在清末民初发展到了河的南岸,人们在河上架了一座小木桥,桥不大,人们习惯称之为芝麻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