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文解字“吴”

(2014-09-04 01:42:05)
分类: 吴氏家族

字,它的原始意义表示一个人在奔跑时一边高声喊叫,一边回头反顾,寓意着原始狩猪者的召唤。吴字的原始象形:奔跑、回头、高声喊叫。是一个会意字,由两个构件组成。

大约到东汉以后,汉字规范化。部已开始改成。东汉时期有一个学者叫吴平,他和袁康写了一部著名的书叫《越绝书》,他在书的末篇中用拆字的方法,隐语式地道出了自己的姓名。书中说:文属辞定,自于邦贤。邦贤以口为姓,丞之以天;楚相屈原,与之同名。

今天的吴姓人在向初见面的人介绍自己的姓时,往往也都说姓吴——“口天吴从吴字的两个构件看,表示呼喊,喊叫,像一个人在奔跑时不时地回头反顾。两个构件结合组成,它的原始意义就是表示一个人在奔跑时一边高声喊叫,一边回头反顾。这种情形对于当代的我们应该并不陌生,在原始壁画中甚至是一种世界性的主题,因为它描绘的其实就是一幅人类童年时代狩猎生活的图画。当狩猎者发现大野兽时,一边奔跑,一边呼喊,一边不时回头看。这种大喊大叫的动作就叫吴,这种人就叫吴人。原始人类狩猎时常身披虎皮,这从当代非洲原始部落的狩猎生活和原始舞蹈中仍能看到,在《水浒》武松打虎那一回中我们也曾看到过这种身披虎皮的狩猎者。所以,古代字又常加(虎-几)首,作,吴人又因此叫虞人。先秦文献中常有虞人,是指专门掌管田猎的官吏。

从读音上看,吴字的读音与等象声词相近,它极可能就是原始人狩猎时喊叫的声音。字除了会意外,还是一个表声的文字。

字作为语言的符号,虽然可与(虎-+-攵)(吾攵)等字通假,但作为人们血缘出身标志即姓氏的,却从来不与(虎-+-攵)(虎-+-攵)等混用;西周以上,”“不分。自秦汉以后,二姓始已区分清楚,除极个别的如《隋书》中吴卓也写作虞绰外,唐宋以来至今,二字作为姓氏则更加泾渭分明。

 

吴人

天吴这种人面虎身的怪兽作为吴人的图腾兼始祖神,与吴人的狩猎生活密切相关 。《山海经》中的《海外东经》记载说: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大荒东经》中也有近似的记载。据书中描绘,这是一个有八个头、八只腿、八条尾巴、人的面孔、虎的身子的庞然大怪兽。我们从上面转录自古本《山海经》的插图可一睹其神秘、怪异的风采。

这个半人半兽的怪物,就是古老的原始狩猎氏族——吴人的图腾兼始祖神。的意思就是天吴,就是伟大的吴。天吴人面虎身,这与吴人的狩猎生活密切相关。吴人以狩猎为生,而虎为百兽之王,因此,吴人崇拜一种似虎的动物,这种古动物可能在先秦时变得稀少而绝迹了,吴人便是以虞为图腾,天吴的原型即是虞。在前面的吴字解字中,我们曾指出,猎人常身披虎皮作为一种狩猎时伪装和欢庆收获猎物时的摸拟动物动作的舞蹈装扮。所以,像吴常加一样,天吴不但形象似虎,它的名称在《南山经》和《大荒西经》中又称作天虞驺虞的特点是跑得极快,这与字下从密切相关,也与吴人狩猎生活的善于奔跑的特点相同。但天吴又是人的面孔。

吴人属于炎黄族系,最初居住在今山西、陕西一带。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吴人在这一带留下了许多以命名的地名,如吴山、虞山、虞城等。大约在炎黄之世,随着炎帝族系和黄帝部族的向东扩展,吴人也被迫大规模东迁,到尧舜之世,吴人已有许多支系都迁徙到东南海滨长江三角洲一带。原来保佑子孙狩猎时多有所获的族神天吴,这个时候当然就又得变成保护吴人子孙在与江湖大海打交道时平安、丰收的水伯了。也正因为如此,有时又将吴族的吴字,与鱼挂起钩来。在金文里,吴国的,就可通作(虎-+-攵)了。甚至吴字有时也写成,像一条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