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杜克农场

(2018-10-31 20:34:03)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杜克农场作者: 声震天中
       三月底,北美冬雖去,春仍寒。趁这里中小学生放春假之际,有大女儿开车,我与老伴及四个孙輩来到距普林斯顿鎮约20公里左右,位于美国新泽西州中部的杜克农场(Duke Farms)。我们步行参观了展览大厅、归草场、温室花园、豪宅废墟、雕塑、湖池、瀑布等多处景观,孩子们骑自帯自行车一路欢声笑语,喜闹不停。一家人沉浸于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世界。

      昔日这里是一个幽静、奢华的杜克花园,经过多年全方位改造后,2012年5月19日,艳丽的花园摇身一变成为现代生态农场,吸引着新州内外众多民众前来感受自然生态风光。说到杜克农场,自然不能不提到农场的主人,在游客中心的影片简介中,详细介绍了杜克家族的传奇故事。以烟草起家的老杜克,老家住在北卡州。极富盛名的北卡杜克大学正是他所创立。老杜克于19世纪末购买这块千亩土地,就是想把它创建成类似家乡北卡州的湖泊和丘陵地形,并发展水利资源,配上华丽建筑,成为杜克家族的世外桃源。1912年独生女多丽丝出生,老杜克更加精心打造这个世界花园,展示全球各地不同的园林风格。可惜,多丽丝12岁那年(1925年)老杜克过世,从此,巨大的花园留给了多丽丝。多丽丝继承父亲遗志,继续扩大购地,并于1964年开放花园给大众参观。

   这美丽的生态农场不仅不需要购买门票,而且还提供半小时一趟的接驳车,方便游客。现在扩建后免费参观是为了让人们接触大自然,感受这里幽美的生态环境。生态公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这里面的建筑材料、所用电力、排水过滤,全部自供自用。这里也是一个绿色环保教育中心,是孩子们最佳的环保大课堂。在游客中心,我了解到了庄园主人的用心良苦,他们保留这片绿洲,将其变成杜克生态农场,最大的期盼就是希望访客能建立长远的生态环保意识,与大自然做朋友。杜克农场是目前新泽西州最大的非营利性绿色生态农场。当我们见到鸟儿在农庄筑巢,野雁在湖中嬉水,蜂蝶在没有化学污染的草原花卉中飞舞,当高科技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越来越多的人能在这里享受到农场开放的成果时,相信大家都会对庄园的主人顿生敬仰之情。听说,若在盛夏七月,杜克农场的西面,还可看到色彩热烈的葵花正昂首怒放。到时一定重返杜克农场观看此美景。。

  那么,杜克农场内可以做什么活动,首先是步行。这是最大众化也是最简单的活动。全境有多条步道可供游客选择。步道两旁一般都是花草树木,也有的是沿湖而设。最着名的一条路径中心路,从大门口右侧通过中心墙进入,中间经过一个凉亭可达兰花馆,如果沿途不休息,来回只需半小时。据说,多丽丝生前醉心兰花,对兰花的培育不遗余力。高峰时期,兰花品种多达 1500种。虽然现在农场内的兰花馆规模已不复从前,但在这里展示的仍然是世上少见的珍品,也使这里成为最吸引游客的景点之一。

  其次是骑自行车。全程约有20英里(约30多公里)的自行车径,想要探访遍布四周的农庄,最好最快的方式当然是骑自行车。在骑车的途中,映入眼帘是有如诗画的瀑布、连绵起伏的丘陵。在树林中迎风飞驰,还能看到带有浓浓神秘色彩的古老建筑。尽管建筑物与花园年久失修,不复从前风采,但从片段楼宇也能窥出将近百年前的历史变迁。

  在农场里还可以尽情欣赏野生动植物。据说公园内已经发现约有231种鸟类和上百种蝴蝶,经过几次造访,的确发现农场内的鸟类以及色彩鲜艳的蝴蝶比别处公园多,有时能见到野兔、野鹿、雉鸡等等。此外,来到这里还可以体验义工,种菜、种树、撒种或是摄影、写生等各种活动。每个月农场内举办各式教育性活动,既作为传播生态知识的阵地,又可为游客提供享受自然、增添欢乐、陶冶情躁的场所。

       杜克称之大地主,或谓之大土豪,他辞世后,把经营一生的大花园交给独生女多丽絲,她不负父望,终身未嫁,把大花园变为更大庄园,她还是名副其实的慈善家,自己没有留下后人,1993年去世之后,遗产由多丽丝·杜克慈善基金会管理,投入医学研究、预防儿童家暴、动物保护、表演艺术、动植物和生态保育等多个领域。她将地产和全部所有捐给基金会用于社会,为后人谋福利,其无私捐赠行动难能可贵。

       期盼国内大富豪,著名企业家,众明星等超富个体,为富不忘报桑梓,多做善事。不要做只有钱没有大爱之心之人。2010年统计,我国亿万富豪总人数在全世畀排名笫二,仅次于美国。然而,我国当代富人对慈善的贡献却与这个排名相距甚远。世界首富比尔.盖茲为号召全世界富豪捐出一半资产用于慈善事业,他夲人好像要裸捐。股神巴菲特捐340亿元,李嘉诚捐480亿元。中国富豪们对慈善亊业的淡漠与世界这些有名富豪的慷慨捐赠有着明显的落差。

应向美国老杜克之女多丽絲女士的慈善行为学习。应向近现代“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大企业家兼百万富翁,并有“东亚橡胶大王”之称的陈家庚学习。陈先生致富后,首先想到的是“兴学报国”,他认为“教育是立国之本”,他投资创办了廈门大学,集美大学及国内的73所中小学,.....等等,所以,厦门大学的校园里树立有陈家庚先生的雕像,师生们永远纪念他的巨大奉献。现今社会,捐赠模范陈光标式的人物少之又少。目前贫困地区、医疗、公共福利等事 业有待改善和发展,“慈善法”和“遗产税法 ”的制定向富得流油的人们招手,富豪们该觉醒了,慈善是最不需要理由的亊情,你们的捐献行善,后人会将你们永记史册的。

  游园中手机隨拍部份图片供博友分享。

     部份文字内容“摘自:(TB网)

http://s4/mw690/003ocj9Tgy70LE66DUn33&690

杜克农场展览中心楼
http://s6/mw690/003ocj9Tgy70LE6Cf1H95&690
杜克农场石砌大门口及圍牆
http://s11/mw690/003ocj9Tgy70LE7ewgW5a&690
标示牌
http://s16/mw690/003ocj9Tgy70LE7Ifg3ef&690
原草棚,大火燒后,今做雕塑园
http://s16/mw690/003ocj9Tgy70LE8aaUnbf&690
雕塑园景
http://s10/mw690/003ocj9Tgy70LE8Xzlv29&690

http://s2/mw690/003ocj9Tgy70LE9rJfje1&690

http://s1/mw690/003ocj9Tgy70LE9YZBm70&690
农场雕塑


http://s1/mw690/003ocj9Tgy70LEb2Kkw10&690
温室花园外景
http://s2/mw690/003ocj9Tgy70LEbwYy5a1&690
温室内景(含以下兰花等植物)
http://s11/mw690/003ocj9Tgy70LEc8LUe9a&690

http://s7/mw690/003ocj9Tgy70LEczplQ16&690

http://s3/mw690/003ocj9Tgy70LEd3KL092&690

http://s15/mw690/003ocj9Tgy70LEdAa1Efe&690



http://s14/mw690/003ocj9Tgy70LEezhwxad&690



http://s9/mw690/003ocj9Tgy70LEfL4ecb8&690
http://s16/mw690/003ocj9Tgy70LEmGVJlaf&690

http://s11/mw690/003ocj9Tgy70LEn7Dtgaa&690

http://s12/mw690/003ocj9Tgy70LEnAzdpdb&690

http://s9/mw690/003ocj9Tgy70LEo68NW48&690

http://s10/mw690/003ocj9Tgy70LEoHrVT59&690

http://s7/mw690/003ocj9Tgy70LEp61lI66&690

http://s3/mw690/003ocj9Tgy70LEpvSgO42&690

http://s12/mw690/003ocj9Tgy70LEpVmdB2b&690

http://s16/mw690/003ocj9Tgy70LEqk8lV2f&690

http://s16/mw690/003ocj9Tgy70LEqHTk3bf&690

http://s13/mw690/003ocj9Tgy70LEr8Q9u4c&690

http://s10/mw690/003ocj9Tgy70LEruKmZc9&690

http://s14/mw690/003ocj9Tgy70LErUrBr2d&690
温室入口
http://s13/mw690/003ocj9Tgy70LEsltRa2c&690
孩子们玩手机
http://s10/mw690/003ocj9Tgy70LEt1LpT89&690

http://s16/mw690/003ocj9Tgy70LEtxMXZcf&690
温室外景
http://s16/mw690/003ocj9Tgy70LEu6YbR3f&690
小瀑布




http://s4/mw690/003ocj9Tgy70LExhswb83&690
豪宅废墟说明牌
http://s7/mw690/003ocj9Tgy70LEEZhMa46&690
豪宅被大火燒后留下的地基
http://s11/mw690/003ocj9Tgy70LEGYdGaea&690

豪宅遗址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