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cfszsb
cfszsb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45
  • 关注人气: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物理规律的教学课如何讲解

(2013-10-29 19:07:06)
标签:

教育

分类: 物理教研

物理规律的教学课如何讲解

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一般来说应当经历一个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与物理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讨论规律和运用规律的过程。因此,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一、创设便于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物理环境

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习规律,首先要引导学生在物理世界中发现问题,因此在教学的开始阶段,首先要创造便于发现问题的物理环境。一般通过如下三种途径:一是通过观察、实验发现问题;二是从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分析引申和逻辑展开中发现问题;三是从分析学生生活中熟知的典型事例中发现问题。

其次,创造的物理环境要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如使学生获得探索物理规律必要的感性知识和数据;提供进一步思考问题的线索和依据;为研究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等。

第三,创设的物理环境还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带领学生在物理环境中按照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来探索物理规律

在中学阶段,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实验归纳法、理论分析法、假设——验证法。具体做法分别论述如下。a运用实验总结物理规律的方法b运用已有知识、通过理论推导得出新规律的方法c提出假说,检验和修正假说,得出结论。

三、引导学生对规律进行讨论

对规律的讨论,一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讨论规律的物理意义,包括对文字表述含义的推敲,对公式和图象含义的明确。

2讨论和明确规律的适用条件与范围

3讨论规律与有关概念、规律、公式间的关系。

另外,在讨论中应当注意针对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便使学生对这一物理规律获得比较正确的理解。

四、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物理规律

一是要用典型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师生的共同讨论,使学生结合对实际问题讨论,深化、活化对物理规律的理解,逐渐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是要组织学生进行运用规律的练习。

三是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规律独立地进行观察和实验,自己动手、动脑进行小设计和小制作,创造性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是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练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在解决问题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逐步提高各种思维品质的水平。

最后应当指出: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有阶段性,有一个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教学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