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2012-06-29 09:17:01)
标签:
教育 |
分类: 高考备考 |
高三复习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蔡福生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上一学年,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取得了令学校领导满意的成绩。上一学年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称不上什么经验,供老师们参考。
一、坚定不移的实施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是兄弟学校成功的经验,是教学过程的必需。学年初,经过学科组的集体研讨,确定学案的框架结构。学案编制过程中特别注意典型例题与课后习题。编制前都要将涉及的题型列出来,然后根据题型去配典型例题,然后再找到同等类型的几个题作为练习出现在课后习题中。习题答案,老师们要提前做出来,避免有错题、偏题出现。学案编制完成后,还要另附一页具体说明,说明各题出现的目的,考察学生哪方面的知识。学案的课后习题,学生要当天完成,老师要进行全批全改,第二天进行讲解。学生要建立错题集,积累日常学案中的错题。
二、坚持每周有周练,每月有月考
年级给学科每周都安排有周练时间,物理学科有90分钟,周练内容以近几周的复习内容为主,可以加入以前的易错题,以达到滚动复习的目的。周练要出成绩,第二天就要进行讲评。年前12月份,周练开始安排理综合练,每周一次,同时保留单科周练,时间缩减为1小时。由于高考时间为周一、二、三,发现学生经过周日假期后比较疲惫,周一调整不好,春节后开学,将周练时间改为周一、二、三,真正达到与高考同步,给学生养成高考就在周一周二周三进行的感觉。
每月都有月考,及时阅卷,及时讲评,并且要求月考后要张贴规范卷,及时提醒、鼓励学生进行规范答题。
三、坚持教研和听课
学校安排每周有半天时间进行教研活动,比以前教研的时间更长了。每次教研中都要安排的内容有:青年教师说课、上周听课评议、下周教学内容研讨、下周听课说课安排。其中,下周教学内容研讨为重头戏,通过集体研讨,确定教学框架,详细讨论每节学案的编制,选择典型例题、练习,并且在教研过程中,紧扣考试大纲和高考知识点,真正做到精打细算。另外,学科组还通过集体研讨,高考前命制了三套高考猜题卷,用于学生高考前的冲刺训练。
上一学年,教师互相听课蔚然成风,大大超出了学校每周两节的要求,我们组的三位第一年送毕业班的青年教师更是听一节,讲一节,天天提着凳子听课,一学期的听课达到了70多节,使自己迅速成长起来。
高三一年,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是极度劳累而又极度充实的一年。经常有老师为了能第二天讲周练工作到很晚,也经常有老师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放弃自己的业余时间,找学生谈心。成绩的取得不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是学科组共同努力的结果。有一个和谐团结的学科组,也是优异成绩取得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