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瓴设计师俱乐部专访世杨设计装饰设计总监杨世杰

(2012-09-17 11:53:19)
标签:

世杨设计

杨世杰

瓴点设计

家居

分类: 瓴访谈

http://s2/middle/83767792gc9ddba8deb61&690

杨世杰

 

上海世杨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设计总监

曾任丹尼斯芮迪设计事务所中国区负责人

美利坚品牌行销与授权公司亚洲部代表

艺活欧洲进口家具总经理

新艺家具公司总经理

台湾国家工艺奖评审人

 

杨世杰,出生台湾的著名室内设计师,就读美国加州理工大学。从事建筑、室内行业20年,曾设计了多家知名酒店,时尚餐厅,家居及陶瓷作品散见国内、台湾及莫斯科.


杨世杰的诗意栖居

来到设计师杨世杰位于威海路上梧桐掩映的老洋房,仿佛进入了一个悠长时光隧道,上海特有的拥挤喧嚣都悄然退去,藏香清幽,梵音绕耳,摇曳的烛光下,粉彩盖杯、清代茶盅、各式紫砂茶壶密密地摆放在餐桌上,餐区墙上挂着用液晶显示屏播放着的一幅画,是一位韩国电子艺术家根据16世纪画家谦翁的作品《金刚山》创作的。伴随着恬淡的配乐,精细清淡的画面悄悄地变化着,描绘着金刚山的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让人心瞬间沉静。对于这种氛围的锻造,显示了杨世杰对于生活艺术的享受沉浸,更是他作为设计师将有形化无形的深厚功力。在自由思想的国度,艺术和精粹的梦在这个小小空间集合,亦古亦今,中西合璧,这是我们对这个空间以及空间中的人最大魅力的概括。于是我们的谈话和交流也开始变得开放自由而怡然愉悦。“只有做设计,才能把自己的爱好实现、实践出来”,这是杨世杰选择做设计师的最大理由!

 

“只有做设计,才能把自己的爱好实现、实践出来”

杨世杰不仅仅是设计师,还是一位茶艺爱好者,一提到茶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从茶叶到水质,从煮水的方式到茶具的讲究。他说有计划写一本关于茶道的书,从明末开始的茶道高峰,从洪武年间开始“散茶”,到福建盛行的“岩茶”,台湾以“洞庭乌龙”闻名的三大村庄……“除了建筑设计之外,我最大的兴趣就是研究中国的茶文化。我喜欢用这些民国的紫砂茶壶泡茶,并且不同的茶壶要泡不同的茶叶,只有这样,才能喝出乌龙或凤凰单枞的滋味来。”用炭煮出来的水和用电热丝加热的水,也会有不一样的口感,而除了茶叶,水,还和茶杯有很大关系,杯子的材质形状等是提供茶香的重要成分。说着,他从餐厅吧台取出一个浅色青瓷碗,“这是我依照北宋影青风格设计的,做成了整套中餐具,在景德镇烧成。”这套中餐具现在可成了朋友们的抢手货。“大家做完家居的基本设计后,更主要的是细节布置,而餐具是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

这种对于器物的审美和热衷研究,是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的。就那他最钟爱的瓷器陶器来说,杨世杰的从祖父辈,尤其是外祖父就喜欢收藏瓷器,当年来往泉州从事生意之余,好的坏的收集了很多。他至今还记得孩提时代,在堆满瓷器的狭小空间,无知无畏的奔跑嬉闹,现在回想起来那些不小心调皮打碎的可都是价值不菲的宝贝。后来70年代全家移民美国,许多古董被贱卖,直到自己回台湾后开始重新收藏,慢慢学习和积累。还记得自己徜徉于台北故宫博物馆,看书看国宝的经历。因为对家具的兴趣,他可以从唐代的家具一直研究到菲利普?斯塔克一系列的进化,对于自己感兴趣东西,他从来不会浅尝辄止,而是建立在“彻底的了解、学习和研究之下”,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有价值有底蕴的设计,用杨世杰的话来说,“可以敷衍客户,但不会敷衍自己”。

 

“大学习做小设计”

在设计风格上,杨世杰表示个人偏向Original Ship原始造型,就是设计师与作品浑然一体,用他的语言来形容的话:好设计就是闭上眼睛就能从平面、立面里面走一次,这是一个从走不通到走通的一个过程。谈及最近的工作,他说很有意思,事实上又是一个充满学习过程和挑战的项目。他告诉记者最近在专研《热力学》,不要以为他要改行哦,其实有个项目需要在森林中建一个小屋,要求通过充气后可以升空,目的是为了看海,为了达到他称之为“浪漫又环保”的效果,他面临的挑战可不是一点点,不过他说好在业主和他都不着急,有时间有耐心可以慢慢学,慢慢构思。另一个是在四川青城山的“道家书院”,顾名思义这不仅是一座书院,更是修心修道之所,所以如何成为一个好的辟谷之处,言、坐、走、卧,包括所有的道具,都需要贴切,这又需要设计师做很多的功课,看很多和修道有关的书,所以有句话形容,“大学习做小设计”,这也是做设计最让杨世杰着迷的地方,永远有挑战,永远有进步的空间。

 

设计的持续性最重要

杨世杰强调设计师不是艺术家。设计师最重要的是对自我的拿捏,有些设计的自我实现得很彻底,但是牺牲了很多功能性、机能性的东西,就像有些人喜欢夸张的造型,因为这个很能表达自己的风格和自我,但是设计师不是艺术家,设计本质上还是一种市场的行为,当然如果设计师同时又是甲方,那就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可惜这种情况不会特别多,而且关键在于那并不是设计师的本来定义。所以困难在于有时候要牺牲自我,不能太凸显自我,甚至牺牲业主的福利。他说:“我非常关心‘人在空间中生存,生活的心理状态’,这一切都在你的‘关照’中,所谓‘空间的持续感’,就是十年后,空间带给你的感受还在那里。所以创新同样要求持续,炫技和创新是两回事,设计的持续性是关系到设计师‘良知’的东西。”

文章作者:http://www.ling-dot.com/  
文章地址:http://www.ling-dot.com/  
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申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