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袋产品属性出发 修炼品牌内功 浅谈中国手袋品牌发展

标签:
手袋设计包款图集手袋皮具行业箱包行业包袋设计箱包设计财经 |
以前,我们只懂得生产,以为多劳多得能为我们创造美好的生活。我们终日研究的就是怎么压低成本,怎样加快生产。我们收获了“便宜劣质”的称号……
之后,我们知道了设计很重要,创新求变成为我们最常提倡的口号。但是设计能力不足和对市场的掌控能力的薄弱,使得我们到处抄袭和低级模仿。我们得到了“低品位,无质感”的大众反馈……
现在,当所有国际大牌都把营销重心转移到中国的时候,我们意识到,品牌和营销的重要性。把大把大把的钱投到品牌推广上,却被“便宜劣质”和“低品位,无质感”的刻板印象压得无法翻身。连国民都不认可我们自己的本土品牌何谈建立国际品牌啊。
常言道,商场如战场。
我们之前的做法都错在——孤注一掷。所有的力量都用去打先锋,犯了兵家大忌。
如今,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占其二。
现代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犹如乱世,天时已备,只待时机而已。
中国由生产市场到消费市场的转变,是我们本土品牌的地利优势。
唯独最重要的人和,却被百年崇洋媚外的惯性给带偏了方向,高中端手袋的消费指向都在国外品牌。
我们本土品牌的劣势在于对消费者了解的太少了。
几十年都是生产集中制,为了生产而生产。
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目的是为了卖给消费者。而不花精力研究消费者的消费指向,又把为了设计而设计作为救命稻草。
如果我们该走的方向是东方的话,我们所做的是由向北行改为向南行。在东方品牌的建立这一行程上寸步未进。
我们该如何了解消费者,如何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而制定我们生产,设计以及营销的方向,是我们本土品牌成功的关键。
二、修炼内功,产品属性的挖掘
我们生产手袋,对于手袋产品的本质要有深刻的了解。
现代手袋产品从手袋的用途上可以分为使用性和装饰性两大特性。
使用性在于手袋的空间、材质、配件
装饰性在于手袋的造型、色彩,纹样以及风格
2.1 使用性
空间
手袋的基本属性是储物性,随身携带物品储备的地方。目标消费者需要多大空间的手袋,手袋的空间应该如何划分。这个是需要进行调查的。不同的目标消费群体对手袋空间的需求和配置方式都是有特别的喜好的。应该针对不同消费群体进行调查和区分,然后用数据为设计和生产提供支持和制定方向。
材质
独立的手袋品牌应该拥有自己专属的材质,用于主要产品系列的生产。所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从手袋材质的颜色、厚度、硬度、密度、韧度、触感等等方面都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图案就更不用说了。专属的手袋材质也是会为品牌说话的。手袋品牌想要做大,这个功课和投资是必须得做的。专属的材质也是品牌价值提升的一个重要环节。试想,打着品牌的名号跟其他产品用的都是一样的材料,作为消费者,干嘛花更贵的钱去买这个“挂羊头卖狗肉”的产品呢?
配件
只是在配件上打着品牌LOGO是远远不够的。手袋配件设计和运用要讲求合理性。不能为了设计配件(五金)而去设计手袋。五金的造型、色泽、质感也要与手袋的设计相结合,恰到好处。不搭调的配件,不如不用。强调功能的五金,要考虑到触感,使用便利等等因素,从细节,体现产品的优质感。
2.2 装饰性
造型
手袋的主体形态是手袋设计的基本。应该在空间和材质的考量下,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创作。同样一个设计,放大和缩小后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在空间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手袋主体形象的设计师很必要的。材料的运用也应该相对遵循“大轻小重”的原则。大手袋的整体重量应该相对轻一些,这样能够减少因为随身物品太多而选择大手袋顾客的负重。喜爱小手袋的顾客往往都只在手袋里放最重要的一些随身物品,重一些会增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感。我之前的帖子里曾经专门说过品牌应该有一个或多个专属的独特的设计细节,并在产品造型设计中大量的使用,从而达到成为品牌的一种无名的标志的效果。
色彩
手袋的色彩主要是从材料中体现。LV的深棕色,GUCCI的浅咖色,BURBERRY的亮黄色,MCM的土黄色,橙色的HERMES......每个品牌都有自己总是在使用,而且通过反复使用得到人们的认可,成为自己品牌的标志性色彩。这个功课,也是手袋品牌在主要手袋材质开发的初期应该考虑的问题。Color marketing说的就是这个概念。
纹样
又跟手袋材质联系到一起了,可见手袋品牌专属的材质对于手袋品牌的重要性。为什么我们却忽视了呢?现在的大部分大牌几乎都有自己的logo纹样产品系列。但是不意味着,一定要在材料开发的时候把logo融合进去。个人认为,中小品牌在成为大牌之前,还是尽量先不要开发太过于明显的logo纹样材料。可以换个思路去思考这个问题,例如LOVCAT的心形图案,Dior的钻石缝线,chanel的菱形格……
风格
服装有各种风格,同样的,我们在手袋设计的时候,也应该注重能够跟相对应的服装搭配的手袋风格的体现。这个是对手袋设计师比较高程度的要求。设计师的品味很重要。风格虽然说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却可以给消费者最直观的感性体验。所以,风格的把握也要跟品牌的市场定位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求。
造型也好,色彩,纹样,风格都说的是要从视觉和感性的角度给产品创造出品牌专属的生命力。这个力度很难把握,如果没有天才设计师掌舵的话,我们只有根据市场调查和产品反馈等各种信息,不断的摸索,用数据指导设计,最大限度的以消费者为中心掌握市场变化的脉搏。
三、小结
专属性决定市场占有率
又说材料又说设计的,其实最重要的是专属性。品牌价值的提升应该强调专属性。专属性的材料,专属性的设计细节,专属的销售方式……所有这些专属性成分的叠加都是产品利润空间提升的砝码。怎样能够从力所能及的角度,打造本品牌的专属性,是我们该修炼和思考的。
我们是处在一个细节决定成败的年代。
也许一个适用的背带,一个触感很好的手柄,一个贴心的空间布局,或者任何一个小小的具有关怀意义的小设计都有可能成为消费者购买的原因。
产品开发方式和营销方式在变,同样的消费者的观念也在变。
国内的消费者对于洋品牌的迷恋也是有腻味的时候的
在这一对洋货的迷恋曲线慢慢向下的时候就是我们本土品牌抬头的时候
在这之前,好好的修炼内功吧
那个时候人们会意识到 local的才是世界的!
(本文来自论坛,并不是权威言论,仅作参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