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品牌 别忽略品牌情感带来的价值 浅谈中国服装市场品牌价值现状

标签:
品牌价值服装品牌中国服装品牌品牌情感市场营销服装企业服装行业 |
政府也开始提倡中国应该从代加工转型开始做品牌,希望国内的企业提升品牌价值,但是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从来未接触市场的服装代加工企业怎样提升品牌价值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品牌价值其中有一部分是“消费者的情感价值”,这个价值也是能够给品牌带来利益的有利武器。
现在,很多品牌专家在谈论市场现象和营销策略的时候,并不是要单纯从情感切入去做品牌,而是强调如何体现品牌的特性和定位自己的品牌形象。
也就是品牌能够提供给消费者什么样的感觉?能把消费者打造成性感的形象?还是可爱的形象,都是需要品牌潜移默化传递品牌定位风格给潜在消费者的。
可能这么说有些悲观,因为做品牌只要你一步走错,后面再想弥补就会很难了,是需要很大的代价也不一定能够完全弥补的,所以品牌要清楚自己的明确定位与战略。
大家可能也知道,20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国外品牌价格是“紧绷”着的,怎么都不肯降价,但后来也撑不住了。
它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中国市场很大,但是不好做。于是,国外的品牌除了高端产品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外,低端产品就“入乡随俗”,降价处理了,所以可以看到现在中国市场中有很多奢侈品都纷纷打折,以增强市场的竞争性。
另外,一些外国的二三线西装品牌都打到了我国的县级市,招了很多的代理商,然后越做越大,店越开越多,销量也上去了,但是品牌价值却下降了。
它们采用的策略是,中国的消费者对我现在的品牌有欲望,我就尽量把这个欲望的价值赚足。然后把品牌卖给中国企业,再赚一笔。其实,它背后又创立了一个新的品牌。
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大部分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并不是很严格,这种大环境影响着企业的想法,也导致了产品的综合值较低。
只有消费群体的要求高了,厂家才能对应着消费者的要求提高质量和品牌。
国外的顶级品牌都定位在高端人群,但中国市场并不是这样。大家都知道,价格高自然就意味着好品质和好品牌,但现在为什么有些国外品牌也来个高低端人群一网打尽呢?
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中国市场消费者对价值高低概念并不是很清晰。那么,一网打尽的话自然就不是针对哪个人群做的了。而是由于品牌接受人群对品质和概念要求低了,这些国外的企业自然就会顺应着消费者的心理去做。
所以很多同一个品牌在中国质量会不如国外产品质量的情况,Zara 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但是价格确实无太大差别。
在刚开始时,国外企业进入中国,产品质量等各方面都是要求很高的。
但是,随着市场份额的加大,周转速度的加快,且在国内委托加工,于是就和我们国内企业一样了。
你可以这么做,我也可以这么做,你要降价掠夺市场份额我也这么做,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是用产品来赚钱,都不太注重品牌在这个市场到底能做出多少价值来。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整个社会环境给引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