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时光记录之二)
贾平凹,陕西丹凤人,当代作家,幼家贫,文革因父问题受牵累,后遇机缘就读于西北大学,参加工作后任编辑,始以文名,誉为“鬼才”。
地灵必有人杰,丹凤地处商洛,属秦岭山脉,为中国南北分界。此地既具北方雄厚之势,又兼南方灵秀之气,故山野烂熳,气象万千。平凹生长于斯,风土人情,稔熟于胸,故其长于乡土写作,极具地域特色。
作家是时代的代言人。平凹以《浮燥》始称誉文坛,描摹当时社会风貌,反映平民心态。后《废都》出,而争议迭起,誉之者称为佳作,毁之者谓之淫书。评鉴留待后世,写作察于当时。其书真实反映了时代背景中人物的状态,可起史证作用。后《秦腔》获奖,为平凹正名。《带灯》为描写乡镇干部的力作,《老生》讲述山乡百年巨变,叙事宏大。《古炉》反映文革细致入微,别有风貌。
平凹散文,极具特色。文笔灵秀,视角独特,内涵丰富。写山川景物,空灵生动。写世态人情,富烟火气。平凹擅写女性,笔下女性或情烈,或柔美,或传奇,或市井,皆各具特色,极具艺术感染力。
平凹作品,极擅长运用语言,人物对话细腻,生活,读者仿佛隔墙倾听,不忍离去。
越是地域的,越是世界的。文学亦然。
2022.4.1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