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汉江入长江口变更地质解释的大胆猜想

标签:
话说汉江 |
分类: 天文地理 |
求实
“现在沌水是否与汉水相同,我没有实地考察(待天凉时可去考察一次),”
张所可先在卫星图上看一下呀。
附两水道在汉水长江端卫星图:其中潜江水道竟无水闸。而仙桃处两端都有闸。附图(见对应编号)
http://s1/mw690/002pdtGQzy74ozzFcqs20&690
http://s7/mw690/002pdtGQzy74ozA3BB456&690
http://s13/mw690/002pdtGQzy74ozA9xCI7c&690
http://s7/mw690/002pdtGQzy74ozA3BB456&690
http://s13/mw690/002pdtGQzy74ozA9xCI7c&690
江南三月
谢谢求实老师提供卫星地图。
六、从史志记载看所谓明代成化年间汉水改道
与古汉水正道即襄河河道变迁相关的是汉口后湖的形成:“后湖即废襄河旧地,北距黄陂、孝感境三十余里,东西数十里,平畴旷野,弥望无垠。”
嘉庆裘行恕修《汉阳县志》卷六《山川志》亦称:“古襄河亦名后湖,乃废襄河,离汉口北岸十里许,即古汉水正道,久淤。夏秋水涨,名潇湘湖,春涸草生,名黄花地。”
后湖是清代汉口风景游览胜地,曾经有“湘湖八景”之称。晚清汉阳学人胡兆春《汉阳府利弊论》称:“考后湖十里外,为古襄河地,其河道尚存,彷佛今日新沟以至沙口,由西而东,湖水落后,其沟港可通舟楫,即故河道也。”
他认为大致从今东西湖区的新沟到黄陂县武湖的沙口这条水路,就是汉水入江故道。直到清末民初的汉口地图上,仍清晰的标注着“襄河故道”的字样及图形。留存至今的汉口后襄河公园水面,就是明代汉水故道遗迹的明证。
种石堂主A回复江南三月
赞同,汉水的这次局部截弯取直与总体流向的“改道”(由龟山南改为龟山北通江)根本不是一回事。问题也来了,认为汉口(镇)与汉阳(府)由于这次河道的变化而分离成南北两块地域的说法就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了。当然,也设及汉镇的最初历史轮廓。
“后湖是清代汉口风景游览胜地,曾经有“湘湖八景”之称。晚清汉阳学人胡兆春《汉阳府利弊论》称:“考后湖十里外,为古襄河地,其河道尚存,彷佛今日新沟以至沙口,由西而东,湖水落后,其沟港可通舟楫,即故河道也。” 他认为大致从今东西湖区的新沟到黄陂县武湖的沙口这条水路,就是汉水入江故道。”
-------------------------------------
很感兴趣,也有可能。希望能找到更多直接的证据。
-------------------------------------
很感兴趣,也有可能。希望能找到更多直接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