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研究报告资金节奏前提报告财经 |
分类: 福禄早茶 |
昨天看到一则新闻,即社保基金追求绝对收益,这和以往追求固定收益又有着较大的不同,对于基金管理人的考核标准应该是再次提升一个等级。
对基金管理人的考核标准,谁做的好,那么谁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管理份额。因此,在10年的下半年末,曾经出现过以大盘股为炒作对象的一段行情。社保基金在9月底开始征选管理人,为了安抚现有社保基金管理人的情绪,征选后增加的社保基金管理人管理的资金份额是社保基金新增资金,在社保基金管理人名额要扩大一倍前提下,原有社保基金管理人和新增社保基金管理人的矛盾必然会凸显,通过调整份额来解决矛盾是必然的,那么调整份额的依据是什么,只能是社保基金管理人的投资收益,而参考数据最近的就是出于管理人所管理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
这次社保基金追加投资份额并且要求绝对收益,是对现有基金管理人水平的硬性考核,加上1月份社保基金开户创下自08年以来11月份以来的新高,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也大概可以给出方向。在硬性考核的标准下,基金净值将成为最重要的标准,而在短时间之内提升净值最大的标的就是蓝筹股,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在后期的一段时间里,蓝筹股依旧会是大资金投资或者追捧的对象。
在目前的基金管理人中,有中信和中金两家券商,作为一线的券商机构,那么最近就要注意其在蓝筹股的研究报告,近期的蓝筹股研究报告将可能成为他们投资的一个方向,就比如中金对银行股的评级,坚定看好,其实我们可以判断,中金在银行股这波应该是有不少资金介入的,不难就不会在近端时间之内连续发表对银行股的看好评级了。那么,我们只要针对其对该行业发布的个股研究报告即可,很可能就是中金自营资金参与的标的。
券商的研究报告不是表面那么简单,有的时候是有其特定目的的,比如为了自营盘的建仓或者出货发表看好评级或者差评,这是一种手段。很多人看研究报告赚不到钱,关键没有意识到券商研究报告的目的在什么,而只是认为这是研究报告看好或者不看好哪只股票,从而买进或者卖出,亏钱就很正常。
表象看本质,才会更快成长。如果你不相信自己的判断,本身就是一种很幼稚的行为,不要指望什么救世主,也不要指望伯乐,你自己就是救世主就是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