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盘中直播次新股方案背后每股净资产 |
分类: 福禄早茶 |
先是联创技能,然后威远生化,再到博雅生物,这些在前期被市场给予关注度最高的可能会送转的股票,在经历爆炒之后,迎来的却是不送转的利空,很多人还沉浸在首份年报高送转概率大的梦想之中,精明的资金却已经在悄悄出局,留下的只有那些懵懂者。
每年的一季度都是高送转的高峰期,而次新股和最早披露年报的个别股票高送转的概率会偏大,因此,资金往往会利用这些大众的先入为主的意识去塑造一个龙头,如果一只股票刚开始涨可能不会有太多的人注意,但是随着股价越来越出色甚至成为近期涨幅最强势的股票,那么就会有资金源源不断追进,你说一个公司有利好可能不会有人相信,但是如果股价一直涨你稍微透露一点就会有人去帮你宣传。就如大盘的暴涨和暴跌一样,A股的股民和专家是最愿意找理由的,当然,大都是“事前的明灯事后的神明”一类的,有预判性的很少。
有时候会看到一些人会列出一堆次新股来,然后说这些是具有较高送转几率的股票,然后有个别果然送转或者上涨,就开始炫耀自己有多么的成功,有多具有预见性,其实像这样的选股模式,对于大多数的散户都可以做到的,随便找个几只次新股,还愁没有高送转的,但是这种一把搂的选股如果你无法去精确到个股,那么对于你的买卖是丝毫没有太大的帮助的,因为你不可能买一堆股票,但是让你在一堆股票里面你却很难决定去买哪只股票,当然,包括很多专家这点也是做不到的。
高送转股票大都是市场的炒作热点,作为炒作十几年的概念,目前已经衍生出一些专门针对高送转炒作的资金,既然有人专门做这些,那么就有专门做高送转概念的方法。高送转既然有推高股价的预期效应,那么就得考虑在什么情形下公司会推出高送转,谁能够决定上市公司的高送转与否,只有当我们试图将高送转和上市公司的利益方去结合的时候,那么在判断的逻辑上才会更加精确。
比如,如果公司的大股东要注入资产的话,即便现在满足高送转的一些硬性条件,如未分配利润高,每股净资产高,股价高等等,那么也很难推出高送转,毕竟,注入资产自然是在价格越低的情境下对于大股东是越有利的,而高送转具有推涨股价的影响,这时候高送转就不会得到大股东的支持。
比如公司现在要进行增发融资,并且这种融资对于大股东来说具有较大的利好,我们举个例子,如12年高送转的万马电缆,主要是因为在11年公司在10月份进行了溢价增发,即高于市场的价格参与了公司的增发,大股东欠下了认购机构的人情,那么在日后必然是要偿还的,而在去年推出了高送转的方案。包括像在11年为了完成增发,上市公司大股东和前五大股东共同发布了不减持的承诺,那么这也是欠下了重要股东的人情,去年小比例高送转,而从12年年底做业绩来看,此时继续高送转偿还几个股东人情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至于次新股的高送转,说实话不过是一些资金利用自身的资金实力拉高股价制造想象力的过程,并没太多可圈可点的地方,纯粹概念性的炒作,涉及不到利益方,那么其实下太多功夫研究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只有当你将高送转和上市公司的重要利益群体去结合的时候,那么由此做出的判断才是高成功概率的预判,而由此你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