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第二影响力超前业绩公司股票 |
分类: 福禄早茶 |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涉及到一个先行指标,杠杆基金信诚500B,里面资金对于大盘的预期有着超强的预判性,这点在12月大盘几次平台的时候其能够主动继续拉涨就可以看得出来。因为杠杆工具具有较高风险,所以参与这种炒作的资金相比较单纯股票炒作的参与者对大势的研判更加具有超前性,因此,既然昨天杠杆基金敢于发动,那么我们不妨乐观看待当前的调整,相信上面的压力最终会像纸老虎那样脆弱。
经济数据在近期也即将公布,这点在前期的文章中也曾经提及,从四季度房价的回升和一些上市公司的业绩来看,四季度GDP以及PMI等经济数据应该会相对比较乐观,这点会对权重尤其 地产股产生继续做多的推动,因此,虽然地产股在进入高位之后出现盘整,但是后期很可能会因为经济数据的向好再次出现爆发。
这两天证监会一则消息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的,即800家待审IPO企业的造假引起了证监会的注意。造假情形相信在中国的上市公司已经形成一种常态,为了上市融资粉饰报表的情况并不鲜见,然而,在以往这种情形监管层可能更多的是视而不见,而从这届的领导以及监管层来看,对于一些腐败现象的容忍度相对要低很多,改革的力度也要大很多。
对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这样大手笔的查处,必然会得罪很多人甚至会让很多利益群体利益受损,但是既然这次监管层敢于在这方面开先河,也算是中国股市的进步。在现实中,一些违反规矩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做了,没有受到惩罚或者制裁,那么就会有第二个人去逾越规矩,如果很多人逾越都不会受到相应的惩罚,那么这就会形成一种常态。就像对IPO造假,因为在以往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上市了,所以就会有很多效仿者。这成为一种常态之后,从长远来看,最终影响的是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
而现在,如果能够将这种上市前的IPO造假行为进行扫荡洗涤并且范围性排查,那么必然会让很多打算蒙蔽过关的拟上市公司融资之梦被打破。当然,这种事情一旦定性,那么今后IPO造假的情形将会大比例减少,从长期来看则是造福于二级市场。
另外,这种措施也将大幅度减少后期上市公司IPO的规模,对于疏通目前的IPO堰塞湖有积极的作用。记得在12年末的时候,上交所曾经出台过一篇关于新股绑定认沽权证或者可转债的消息,目前这个设想应该还在研究之中。当然,如果这种绑定措施一旦实施,那么将会有更多的动力促使上市公司控制人去做好上市公司的业绩,少了很多的利润腾挪的现象,对将上市公司当做融资平台的行为也是一种打击,长期来看同样是有利于市场的稳定的。
也许到了高位,很多人还会拿解禁潮来暗示风险,但是12年年底的大幅度下降基本已经提前将这种利空进行了消化,因此,现在的解禁潮风险我们基本可以忽视其对市场的影响力,12年是风险充分释放的一年,13年无论从经济数据还是货币宽松的程度来看,都将会比12年好很多。虽然指数在目前遇到一定的阻碍,但是在大环境向好的前提下,我们应该以一颗积极的心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