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3年该如何制定交易策略

(2013-01-07 15:46:42)
标签:

交易策略

中珠控股

不一样

业绩

视野

股票

分类: 福禄收评

 

说实话,虽然12年的中国的经济和大盘表现都很差劲,但是因为掌握了特定的盈利模式,个人包括自己的一些客户都是盈利的,经历了12年的大熊市,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发现或者创造一种盈利模式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包括这轮行情,我们都把握到了高送转预期的股票乐通股份,基本是在起涨点进行参与的,该股从12月下旬到现在其涨幅也是非常可观的,尽管如此,个人依旧感到有一些危机感。

 

高送转的炒作有其特定的规律,我比较幸运的能够发现,是12年能够在市场中活得还可以的主要原因,然而,我担心的是,资本市场创新力那么强大,一种特定的盈利模式即使在现在能够起到作用,但是这种特定的盈利模式能够适用的年限有多久呢?

 

我从来不会相信很多人说的自己发现了股市的密码,交易的规律,弄出一些密集绝招的专家和大师,因为在国内我还没有见过那个写书教人炒股的真正赚到大钱的,而在一些资深投资者眼里很多所谓的大师更是如笑柄一样,不过是一些糊弄无知小散的半仙或者大神而已。

 

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我们在制定交易计划的时候往往还得考虑一些突发的因子影响,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很多,比如突发的利空或者利好,有可能你先前的努力就得推倒重来。另外就是炒作兴趣的转变,当一种炒作模式渐渐纳入大众视野,或许就是这种炒作模式终结的时候。

 

实际上,在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些特定的炒作模式,比如在07年的时候盛行炒作定增的股票,如果你发现这种规律,那07年只参与定增资产注入的股票,那么翻个几倍没有任何问题,09年的时候盛行炒作大小非解禁的股票,如苏常柴A,就是当年的十倍大牛股,海通证券则是当年第一波发动主升浪的权重股龙头。而到了11和12年,因为经济危机的影响,固定资产保值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年的涉矿概念则是资金追逐的热点。可以看得出来,每个阶段资金偏好是不一样的,那么资金的偏好就决定了炒作模式可能会发生改变。

 

虽然到目前个人已经通过资本运作总结了固定的盈利模式,这样的案例有众和股份,罗顿发展,中珠控股,基本都是同一种炒作模式,然而,谁知道这种炒作模式在未来会不会因为资金偏好而盈利空间缩小或者被资金抛弃。

 

而从12年的一些牛股中,如沧州大化和光线传媒的主升浪炒作来看,其实就是一种利用信息面为业绩造势的炒作模式,这种模式属于新颖的模式,如果其盈利效果比个人发现的炒作模式更加具有时效性和效率,那么资金可能更加偏向于选择这种时效性更高的新的盈利模式。时代是变化的,交易也不是静态的,能够总结固定的盈利模式固然是好事情,然而,并不代表有了固定的盈利模式就可以高枕无忧一劳永逸,股市是个永远无法毕业的地方,我们必须时刻贴近市场,才能感知市场,才能发现新事物和盈利模式,这样我们才不至于被时代的潮流给掩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