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已经过去,2013年来到,开门红不红是目前股民关注的焦点,由于此前上涨过于凶猛,我们看到在周一指数虽然上涨不少,量能的放大却不明显,加上风险警示版的上市,系统性风险对指数的冲击,因此,在收复年线之后,面临2300点整数关口的情形,进攻的节奏会有所减弱。短期对2300点的突破与否,会成为近期调整与否的风向标。
回忆2012年,有两点印象是最深刻的,摘帽股的疯狂炒作以及年底创业板次新股的疯狂炒作,这不是简简单单的概念炒作,而是充分利用了制度漏洞和时间空挡做出的行情,在市场中或者现实生活中,生活的最好的人不是那些老实本分的人,而是那些善于最漏洞的人。
钻漏洞或许听起来不好听,然而,对于利用处于灰色边缘地带不受法律约束的利用,往往能够更快掘金,而如果我们说的好听一点的话,就是努力去认识和发现大多数人看不到的盲点,才一个具有潜力的事物面前,你的竞争对手越少,那么你在这里获得暴利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在现实中,很多人会利用技术指标来选择强势股,也有人利用估值来做价值投资,这里不说这些方法有多好,然而,两种方法是不少人都在用的,就缺乏了壁垒效应,不排除有人靠这些达到了稳定盈利,然而,想要通过这些方式来获取收益一方面你得具备雄厚的资本,一方面这类方法你付出的多未必收益会有很多,利用这些方法就犹如你永远是作为一个兢兢业业的努力工作的员工一样,你的努力工作只能换回来的是老板的高工资待遇,却无法分享公司壮大带来的分红效应。
虽然摘帽炒作和创业板次新股炒作已经过去,然而,即使对于没有参与的人来说,也不要觉得错过就错过,而是要想下为什么自己没有做到这样的股票,为什么别人可以做到,这类行情发起的背景是什么,资金的炒作思路是什么。我们应该从主动性的角度将自己作为炒作资金来想一些问题。如果新规没有对主营正常即可摘帽的规定,那么就不会出现一些业绩尚在亏损的上市公司摘帽的情形,如果没有创业板解禁潮之前的时间空挡以及长期的下跌对次新股的打压,那么就不会出现次新股的疯狂。
从以上两类股的炒作中,我们不应该光看到上涨,而是应该分析这种炒作模式,我们研究的不是一只股票业绩多少,而是研究其炒作背后的逻辑。条条大,其实,一种炒作模式往往在后期会在其他股票上再次出现,熟悉一种炒作模式,那么将大大减少你选择股票的时间,针对性的小范围选股,而一种炒作模式往往也是一些私募或者游资集中利用的工具,出现适合其炒作模式的股票,往往就具备成为大牛的潜质,即便是在熊市,这样的模式也有极高的成功率,如去年下半年一直强势的中珠控股,第一牛股罗顿发展和众和股份,只要你研究其炒作背后的逻辑,你就会发现,这几个牛股基本都是遵循的同一种炒作逻辑,如果能够早点知晓这种炒作逻辑,那么12年会有怎么样的结果。
13年不比12年,机会很多,但是机会多不在于你就可以赚得多,想要打破亏损的局面,加入到快速赚钱的行列,要么你对热点题材有着超乎寻常的判断力,要么你能找到一些目前比较流行的炒作模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