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度做多九十年代假象利空 |
分类: 福禄视点 |
1949点,1942,由于股指下跌,有人调侃证监会应该看下《1942》,看下股民生活的现状,救市声音每次暴跌之后必然会出来。大盘解读,投资者可以通过“盘中直击”找寻答案及时把握良机
历史上著名的救市行情有上世纪九十年代的5.19行情,我没有经历过,不过却经历过在08年的9.19行情,那次的行情短暂而又猛烈,经济的下滑以及流动性的极度枯萎,后期股指继续创下了新低,到了今年,六七月份的先后两次降息也没有能激起市场的一点水花,可以看得出来救市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力度在减弱。
在目前流动性极度衰竭的状态下,即便是出来好的政策,那么面对市场信心的极度崩溃,以及后期ST新规和创业板解禁压力,政策PK系统性风险,是否能够完胜呢?相同的政策在不同的时间点出来起到的作用也会是不一样的,同一只股票在不同的时间点买进后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明明知道后期有利空的前提下,即便是出来了救市政策,对于前瞻性的资金来说,未必会因此而入市,反之,当这些利空已经兑现之后,利好或许起到的作用会更加好一些。利空也好,利好也罢,要想起到最佳的效果,那么就得先找到对方最忌讳的G点。在对方最害怕的点没有找到的时候,那么做出的工作只能是费力不讨好。
对于普通投资者,遭遇目前的熊市,一方面是经济的原因,一方面是制度的原因,先天的因素是很难去改变的,专家的呐喊未必是理性的和得到管理层重视的,救市不救市,制度改不改是上层的问题。
普通投资者是市场中生物链最末端的,是最脆弱的,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但是却可以通过努力让自己能够更加去适应这个市场,而不是像周围的人那样去不断抱怨。也许,应该去多接触一些成功的人士,看看他们对生活的态度,看看他们面临逆境市是什么样的心态,看看他们是否也一样喜欢去抱怨。
有的人在股市20年,还在抱怨,那么其股市的心理年龄至少还是小孩子,有的人在股市2年,知道抱怨没有用,所以就去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向更强的人去请教来武装自己,能够有这些意识的至少说明其心理年龄已经开始变得成熟,那么也就更加容易成功。
你对生活的态度是否是积极的,是向上的,是不屈的,决定你未来事业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