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牛市已经到来

标签:
财经次新股大盘短线反弹福禄个股股票指数杂谈 |
分类: 福禄视点 |
近期类似于《盘中直播》中的东宝生物、冠昊生物ST光明之类的牛股不少,看看这些个股的K线图,不少朋友一定怀疑上证指数是不是画反了?持有这些个股的朋友心情恐怕一点也不郁闷。其实这就是“大转型”背景下的结构性牛市,今天我找了有几个在市场环境相对恶劣情况下的对优势企业投资成功案例颇具借鉴性。
第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
目前市场很关心CPI与股市关系的问题,当时美国正处于较典型的滞胀时代,CPI达到约7.8%,经济增长率只有2.2%,中国目前6%通胀率和9%经济增长率的情况要好得多。但是当我们观察美国60-80年代数据,大部分情况下CPI和股指成反相关,但1977-1980年通胀和股指是正向关系,对此的解释是:一般情况下,在市场对通胀没有预期时,通胀与股指成反相关,但如果市场对CPI已经有预期且实际情况没有超出预期幅度,则将出现正相关。
现在A股市场已给予通胀一定预期,认为CPI短期内不会下降,只要CPI短期内不恶化,且市场估值足够低,即存在反弹契机。而即使美国处于滞胀时期,也有迪士尼、麦当劳等大量优质公司出现,其年化收益率都远超过标普500指数的收益率。长期看,在一个成熟市场里投资者收益率要战胜指数是很难,但如果有眼光发现优势企业,一样可以获取不错的超额收益。
第二,巴菲特的投资业绩
大家都知道伯克希尔公司在1965-2009年的年复合收益率达20.3%,同期标普500复合收益率9.3%。但在巴菲特长达44年的投资周期里,其投资业绩表现最好的恰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滞胀时期,收益率大幅超越标普500指数收益率,这表明,滞胀期间指数虽表现一般,但精选股票的投资者优势反而更加突出。
总之目前市场的机构正在借助外围市场的大跌和动荡,使劲地进行震仓,目的就是为了在底部把散户的筹码以很便宜的价格骗到手。当市场的情绪达到冰点的时候,当你的家人和周围的朋友都在厌恶股市的时候,那么此时底部的特征就出现了。因此此时指数跌得越凶,那么将来的行情也就越大,因为熊市就是牛股酝酿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