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的反弹似乎有些无力,我们赶紧看看跌幅榜。除了不少的消息票外,次新股占据了绝对的领跌低位?市场中一切市场的发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在逍遥8月5日写的
《
新股剧烈震荡的秘密
》
中已经介绍了原因,这这可不是逍遥马后炮呀!今天我简单再给大家复习一下。
第一,新股上市涨幅分析:

我们看的非常清楚,今年1到6月份新股首日月度平均涨幅都不高,最低的4月份仅仅只有1.6%,最高的2月份也仅仅只有19%,这与去年动辄首日涨幅超过50%的盛况相比可谓相去甚远,也正是因为新股首日没有遭到爆炒,进而为后市次新股的行情留下了空间。所以回顾本轮次新股的炒作,2月至6月的次新股走势最牛。
第二,估值水平分析:

次新股首发估值水平的高低跟日后次新股的行情有莫大的关系,统计年内累计跌幅前十的次新股首发市盈率均值高达70.87倍,而年内累计涨幅前十的次新股首发市盈率平均水平为48.18倍。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发行的新股普遍存在首发市盈率过高的情况,不过,这一状况在今年4月份后得到了明显改观,由于新股破发频繁倒逼新股首发市盈率显著下降,其中5、6、7三个月上市新股的首发市盈率分别下降至39.81倍、30.03倍和32.43倍,明显的估值优势恰好造就了日后次新股走强的土壤。
反观进入7、8月以后,新股的发行速度开始加快。而上述两大优势,渐渐开始减弱。七月份上市的20只新股首日平均涨幅再度飙升至75.8%,东宝生物首日更是被爆炒上涨198.89%,八月已经上市的5只新股首日平均涨幅也超过了70%,这个水平已经逼近重启新股IPO以来的最好水平。新股发行市盈率连续三个月回升,8月已上市5只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升至41.7倍,光线传媒61倍的发行市盈率更是创下了近三个月的新高,估值优势的丧失也让次新股日后的炒作失去了重要的一个由头。所以对于目前上市的新股,大家需要提高警惕,多看少动应为最明智的选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