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化教育案例
(2017-01-14 10:57:06)个别化教育案例
程 双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尊重学生,不仅意味着要尊重其权利和意愿,还要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个体发展的独特性,承认差异的存在,并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育。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
王意粟是一个调皮的学生,课堂上随意性很强,有时甚至唱歌下位子,影响课堂纪律,当老师批评他时往往不接受。但我了解到他喜欢看课外书,于是我单独找他谈话,肯定了他的成绩,并鼓励他要继续努力,同时也提醒他上课不能影响课堂纪律。他欣然接受了我委婉的批评。顽皮的孩子更接近自然,本性更纯真,如果一味压制,适得其反。顽皮的孩子动手欲旺盛,平日里也不服被人管,干脆来个“以毒攻毒”。我决定让他担任劳动委员,一开始,他不适应,有好几次都忘了自己的身份。但我从来不批评他,而是给他适当的鼓励,同时教给他处理各种情况的方法。渐渐地,他开始投入角色,我进一步因势利导,加以肯定,指出错误。他不再把这看作是一种负担,相反他很享受这个角色,他觉得这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是同学老师对他的莫大信任。人在社会上最大的满足就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对一个以前从未做过“官”的孩子来说,他的生活可能会因此而改变很多。
之后不久,他真的变了,做什么都变得主动,无论是听讲还是读书,课上回答问题积极主动,课堂记律也好了。并且他是充满着愉悦之感去做事的。
教育的对象包括全体学生,教育的宗旨在于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发展个性,而帮助发展落后学生只是个别化教育的任务中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