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问题学生”教育方法

(2016-08-19 10:56:15)

浅谈“问题学生”教育方法

—— 要注意因材施教

                           张丹

一、个案背景资料:

郭骅萱,女,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这小姑娘啊,就像一盏玲珑剔透的玻璃灯一点就明。别看她个子小,动作却机警得像只与猎人周旋的豹子。她人小,心眼可灵啦,10个大人也比不上她,真是秤砣虽小能吊千斤。她那双大大的眼睛,闪烁着聪颖的光辉,像两颗朗朗的星星。她那双乌黑晶亮的眼睛,骨碌碌地打转,显得很机灵懂事。可那只是表象,其实不然,相处之后让我没有了消解的夜,没有了充满热望的火。她是千年难遇的烫手山芋,上课我行我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老师的提醒和要求对她来说不起作用,严重影响到老师的上课进度,同学们都对她都非常排斥,不愿意和她玩,交朋友。对待父母也是极为不礼貌,不分场合的破口大骂。常常不完成作业,其理由让人大跌眼镜,就是为了让老师打电话给父母,让父母丢人……我发现学生出现这些问题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发现该生的问题根源于他的性格扭曲,自制能力偏差,便决定对他沟通,从心理上进行疏导,然后对症下药制定详细的解决办法。

二、经过沟通了解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自身内在的因素:她思维灵活,虽然接受教学的能力并不弱,但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怕苦畏难,缺乏进取心,贪玩难以自控,形成了学习低下,行为习惯落后。   

2.外部环境的因素:家长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属于有责任心却没有方法的那种,常常也很用心管教,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时而夸得捧上天,时而采取粗暴的打骂行为,使她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产生了某种厌恶感,给她的心理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那就是,我就不干好让老师常给你打电话,给你丢人。当老师询问孩子的情况时,父母又屡次包庇孩子欺骗老师,投诉老师,帮孩子“过关”。可家长万万没想到这种一味的包庇溺爱导致孩子只要有父母在就不听老师的话。她对学习没有快乐感成了她最大的特点。这与他的家庭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有很大的关系。

3.心理因素:由于过去“懒、课堂自控力差”,一直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抱怨,经常处在"四面楚歌"的环境和氛围之中,自己的行为、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产生了无所谓的心理。同时,使她对同学产生了排斥心理,对老师的正确管教产生抵触情绪。

三、赏识教育策略  

1.尊重人格,保护自尊心   

保护自尊心,是信任与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重要前提。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坚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对此我满怀期待,倾注耐心,尊重他的人格,用平等关心的方式态度对待她,用人格的力量去启迪她的心灵,用爱心去融化她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他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关爱、尊重和期待,从而渐渐恢复了自信,消除了抵触情绪,愿意接受教育。进而引导他对自我价值的分析,建议改进方法,让她自己去尝试和感受进步带来的成就感,变消极状态为主动状态。  

2.创造契机,树立自信心  

树立自信心,是信任和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关键。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她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通过个别谈话、沟通家长、表扬鼓励、正面疏导、指明方向,发现她的闪光点。在她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一方面及时肯定,一方面又提出新的目标,循序渐进。由此他看到了希望,激发了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了不断进步的信心。   

3.多方协调,讲究系统性   

讲究系统性,是信任与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重要方面。根据他的问题成因分析,实现转化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要认清转化过程中的反复点,正确对待、耐心等待,要有长期的、系统的计划和打算,不断地调整方法进行教育,与家长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地对她进行思想教育;追踪考查,反复抓,抓反复;加强日常生活、学习的监督,促使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四、教育效果  

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具体工作,该生逐渐端正了态度,各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转变。日常行为表现好转,与同学相处较融洽,学习目的明确,认真努力,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态良好,信心增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非常尽力。  

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彻底改变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她现在仍气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的能力较弱,对与她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但只要我们老师尊重学生,多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必然会找到对症下药的良方,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相信他会坚强、有知识、身心健康的人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