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前班幼儿如何养成好习惯——吴广莲

(2015-03-03 15:02:07)
分类: 其它

学前班幼儿如何养成好习惯

     孩子是可爱的,每个孩子的心灵都象一张白纸一样纯洁,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孩子模仿和学习的范例。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说明了加强学前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呢?通过对学前班学生的管理,使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好的方法:

    一、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总所周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儿童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是十分重要。学前班孩子年龄小,掌握的语言很有限,能懂的道理也很有限,却有着极强的模仿欲。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平时,我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时刻为孩子做好榜样。如:在用完什么东西时,我总是把东西放回原处,看见地上有脏物,我随手拣起来放入垃圾箱。在平时我们就多了很多零碎的杂事:扫地、擦桌子、擦黑板„„虽然这些只是一些小事,但我一点也没有马虎对待。相反,我充分利用了这些小事,让学生学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刚开始学生只是看着我做,慢慢的有几个学生跟着我做,渐渐的在我的带领下,很多学生都能加入到做值日的行列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些小事学生们都能自己完成了。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长期坚持,学生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注意第一次  

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好。第一次做错,第二次就不容易改好。孩子的种种坏习惯都是由于开始学的时候,父母 和老师没有去留意去指导,以致一误再误,成为第二天性。由于学校里学习内容丰富多采,习惯的培养也很严格。所以,在每个行为规范训练的第一次,如:第一次上课和下课,第一次举手回答问题……甚至第一次离开座位,老师都要把做事的具体步骤、每一步的要求向学生明确地提出,必要时给予演示,便于学习操作。

教师在培养行为习惯的同时,还可以发挥孩子的个性。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是这些第一次最密集的时间段。抓住了这一阶段,在行为规范的养成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开学第一周,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听铃声上下课,下课的时候,都在操场上玩,根本就不知道要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了,还要老师一个一个去叫他们,回到教室以后,就开始喝水,拿书,甚至会有人说:我要小便了。我的做法是:利用入学教育时间进行了听铃声训练,先是在教室里简单的告诉他们课程表,然后进行练习。 我对照课程表进行演练,上课的时候,应该在哪里?干什么?这时就会有个别的孩子起来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应该怎么做了,孩子同伴的教育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这样一段时间以后,上课铃声响了以后,就没有学生喝水、拿书了,都能在教室里等着老师来上课了。

   三、书写要求

如何正确的握笔写字,如何正确的摆放学习用具等。事不怕小,只看老师如何引导,如何加强训练。在学前班的孩子是书写习惯养成的第一步,也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正规的书写要求,对于孩子们是有难度的,所以我会从易到难过度,从笔画到简单的字过渡,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在书写时腰直挺胸,眼睛离书要一尺,胸离桌子要一拳,手离笔尖要一寸,严格的要求孩子在书写时做到老师的要求,幼儿的习惯需要反复性的提醒和强调,所以老师一定要有耐心去引导幼儿。有些幼儿手没有很好的运用力度,写出来的字是飘的,模糊的,这样就需要老师手把手的教幼儿让幼儿在实践中找到正确书写的方法。每位幼儿的情况都不一样,需要老师引导的也就不一样,所以老师要根据每位幼儿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导方式。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学前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开始,更应该引起我们教育者的重视,为学生画个美好的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