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苏州昆山有一位姓杨的船夫,与一位姓金的人家关系很好。姓金的人死后,留下一个儿子,名叫金三。
金三大概十七八岁,家中贫困无食,穷得要去讨饭了。杨船夫见此情景很可怜他,于是把金三招到船上收养了他。
杨氏夫妇看金三很勤快,就打心眼里喜欢他。杨船夫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年龄与金三相仿,就把将女儿许配给了金三。
一年之后,金三妻子生了个女孩,孩子刚过百天就夭折了。
金三非常悲哀,痛哭失声,并因之而忧郁成疾,日渐瘦弱,生命垂危。杨氏夫妇开始悔恨将女儿嫁给了金三,于是,终日骂不绝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一天,船行至江中孤岛,杨船夫对金三说:
“船中缺柴,不能做饭,你登岸去拾点柴来。”
金三勉强支撑身体着爬上了岸,而杨船夫则扔下金三扬起风帆走了。
等到金三拾得柴回到停船处,船已不知去向。金三方知杨船夫将他抛弃了。遂放声大哭,想投江自尽。他转念一想,岛上或许能遇到人,这样就有希望得救。
于是,金三转身返回山林。走到一个地方,只见刀剑林立,好像有许多守卫。金三见此,大吃一惊。慢慢侦察,发现一点声音也没有,向前询问,寂静无人,仅有八个大箱子封存完好,竟不知是何原因。
金三想箱子大概是海盗劫掠的财物,暂时放在此地。他便将刀戈藏在沟中,再来江边。恰有其他船只经由此处,金三招手喊来船只,对船主说:
“我有一些行李物品,等同伴不来,你可带上我吗?”
船主答应了他的请求,金三随即携带着八个大箱子上了船。船行至仪真(扬州),金三住进旅店,偷偷打开箱子一看,箱子里装的都是金银珠宝,金三后来把
金银珠宝卖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天,金三来到河边,恰好杨氏的船在此停泊,金三认得杨氏,而杨氏不知是金三。金三派人去雇了杨氏的船,前往湖襄做生意。货物多不胜数,舱里舱外都堆满了货物。
之前杨船夫抛弃金三时,他的女儿昼夜啼哭,痛不欲生。父母强迫她再招个女婿,女儿不同意。此时,金三登上船板,杨船夫不敢仰视。女儿偷偷一看,惊讶地对母亲说:
“他长得那样子非常像我的丈夫金三。”
母亲骂道:“见到金老爷还不快鞠躬,那金三还不知死哪儿去了呢!”女儿遂不敢再说话。金三回头看杨船夫的女儿,假装对划船的人说:
“为什么不到船尾取斗笠戴上?”
原来金三贫穷初登杨家船时,曾有过次话。于是,杨船夫女儿认出了他,两人相抱痛哭,就像先前一样高兴快活。杨氏夫妇并排作揖请罪,一个劲儿地悔过。
金三也不同他们计较,把他们都带到到自己家。
不久,刘六、刘七带兵进攻吴地,金三拿出金钱招募敢死队,跟随郡别驾 胡公,直捣狼山之穴,杀其敌首。
因平叛之功,金三被授予武骑尉,妻子也一同受封了。
【原文】
昆山舟师杨姓者,雅与金姓者善。金姓者死,有子曰金三,年十七八,窭甚,将行乞。杨见而怜之,因招入舟收养之。既久,杨夫妇以其力勤也,爱之甚。杨无子,有一女,年亦相若,因以妻三。岁余产一女,逾睟盘,病死。三哭之甚哀,成疾,日渐尪羸阽危。杨夫妇始悔恨,骂詈不绝。一日江行,泊孤岛下,杨谓三:“舟中乏新,不得炊,可登岸拾枯枝为爨。”三力疾去,则弃三挂帆行矣。三得枯枝至泊所,失舟所在。知杨弃己也,恸哭欲赴江死。既又念,岛中或逢人,冀可救援。转入林,行至一所,见戈戟森森,列卫在焉,为之骇愕。徐侦之,无所闻。渐就问,寂无人,仅有八大箧,封识完好,竟不知为何。盖盗所劫财,暂置此地。三乃匿戈沟中,再临江滨,适有他舟经其地,三招之来,曰:“我有行李,待伴不至,可附我去。”
舟人许诺。遂即携八大箧入舟。行抵仪真,问居停主人家,密启箧视,皆金珠也。即其地售值得如千,服食起居非故矣。既收童仆,复将买妾。一日过河下,杨舟适在,三识之,杨不知也。三乃使人雇其舟,去往湖襄贾。辎重累累,舳舻充牣。
先是杨弃三时,女昼夜啼哭不欲生。父母强之更纳婿,女不从。至是三登舟,舟人莫敢仰视。女窃窥之,惊语母曰:“客状甚似吾婿。”母詈之曰:“见金夫不有躬耶?若三,不知死所矣。”女遂不敢言。三顾女,佯谓舟人曰:“何不向船尾取破毡笠戴之”。盖三窭时,初登杨舟有是言也。于是妻觉之,出相见,与抱哭,欢若平生。而杨夫妇罗拜请罪,悔过无已。三亦不与较。寻同归三家焉。未几,会剧寇刘六、刘七叛入吴。三出金帛募死士,从郡别驾胡公,直捣狼山之穴,缚其渠魁,讨平之,功授武骑尉,妻亦从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