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没错,这没啥稀奇,就是锅贴。
但吃这锅贴可是要排长队的,为了排这队,我还真担心一个人在里面占座的女儿。
这家名叫“小街锅贴”,可是当仁不让的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味自然不错。
要论资排辈起来,这“小街锅贴”还是如今南方锅贴的鼻祖。
北宋时期,锅贴已在京都汴梁、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盛行,随着北宋被挤压到了南方,当事皇亲贵族才将这一特色小吃带入江浙一带。

来份锅贴,再来碗小米粥,

去龙门之前,在洛河旁的玻璃厂街,随便找了个饭馆,要了碗捞面。
虽比不上山西面食,但河南也是面食之乡
这捞面也有不少手上功夫,浇头的色彩口味搭配,面的劲道,足以勾起食欲了
个人觉得,则捞面的配色也有点“洛阳牡丹”的大气
送上的炸薄脆,口味也不错

洛阳饮食文化,不得不提“水席”。
洛阳水席,缘于唐代,基本相当于唐朝版的“满汉全席”。
水席之所以起源于洛阳,与其地理气候有直接关系。四面环山,地处盆地雨少而干燥。古时天气寒冷,不产水果,因此民间膳食多用汤类。
之所以称之为水席,一是它的每道菜都离不开汤汤水水,二是一道道地上,吃一道换一道,仿佛行云流水一般,故称水席。
水席全席24道菜,为了不浪费,只能点两道尝尝。
牡丹燕菜,真个做得如一朵牡丹一般,主料有白萝卜、海参、 鱿鱼、鸡肉,虽都是普通食材,味道却相当鲜美。
因为女儿嫌辣,先上的一盆放了辣味的燕菜,给服务员们拿去享用了。
其中一位女服务员吃完后和同伴说了好几遍“吃得我心里好酸啊”,但不难听出其中充满了幸福感。


老城里的“鸡蛋灌饼”
入夜,气温虽冷,不翻汤门口却人头攒动,热气早已驱散了寒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