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般寺庙都叫做“大雄宝殿”





从清凉台回望,寺院主殿的房檐,已在一片金黄之中
清凉台上,有一处牌匾上书有“狮窟”儿子的大殿,这两个字常被误作“狮密”而不得其解。
实际上,“狮”为兽中之王,释迦牟尼佛被喻为人中狮子。
据说他出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后来便将传承佛法的方丈和尚居住的地方喻为狮窟。
清凉台侧影,宛如一座中式城堡,
一位僧侣从台下走过,可对比出清凉台建筑的尺度
清凉台的两侧,一侧置“法宝阁”,原来大雄宝殿的“宝”被搬这儿了
另一边则为“藏经阁”,白马驮经,应当被安置于此。
角楼、红墙
白马寺之行,齐云塔当然不容错过
从白马寺山门前的那条路继续往下走,会经过一片清幽之地。

不久便见一处比丘道场
虽为比丘道场,但却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婉约如江南园林
远处,齐云塔已透出真容
道场内一位比丘尼
齐云塔初见,逆光勾勒出齐云塔的剪影,如同一柄宝剑。
齐云塔本称释迦舍利塔、金方塔、白马寺塔。

风吹得齐云塔上的铃铛发出清脆的铃音





但外国样式寺院的建设,还是下了功夫,建设中的泰式寺院,工匠来自泰国,应该也算是原汁原味
另一处印度式寺庙


惜别白马,回程路上,很长的梧桐大道。
梧桐叶落如雨,打在车窗上,又被吹落。
路面上也是树叶翻滚,天上“梧桐雨”,地上“梧桐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