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写下个人观点。
如果我是个外国人,我会说周星驰是伟大的。但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伟大这种词太厚重了,轻易不封给一个人,所以英文里那个“great”原意用来给周星驰定位是最贴切的——杰出、优秀。但如题主所问,周星驰是否被高估或过度神化,我认为没错,但要加个精确的描述,即:周星驰确实被大陆的部分人群出于各种背景和目的给高估和神化了。
假设题主在我开办的电影相关专业就读,那么我就是你的导师,我第一堂课会给你灌输类似这样的理念:电影和导演的地位在不同评价体系里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像粉丝的多少、情怀的深远等,可以作为参考条件,但不作为首要参考条件。
然后我们来讨论周是如何被高估、被谁高估、被高估在哪。
首先我要得罪你们一下,我觉得大陆这些研究周星驰的文章一直有个很不好的情况,就是上来就开始单谈他作品如何如何理解,这是很难立脚的。一个人的品牌啊,当然要靠作品说话,但也要考虑历史进程。周星驰的作品,无论是他作为演员还是导演,都非常的“简单”,可能你觉得总有种“屌丝逆袭”的精神在里面,但是周星驰没有在任何作品(尤其是被提及最多的《喜剧之王》)里明确为“小人物”阶层立一个flag,我的意思是说——我看到的《喜剧之王》、《破坏之王》、《食神》、《武状元苏乞儿》等,最多就是影像化他自己、或者片中主角的个人历程,而远没到推己及人说教的地步。因为“逆袭”只是故事的套路之一,事实证明也特别适合观众思维发散,而周星驰是讲这种逆袭套路的高手,在这个可能是他比较偏爱的套路里,他是非常有才华的。
其次,我们通过周星驰现有的作品,找不到他明显的社会立场,一个不刻意凸显社会立场的创作者简直是最棒的了,不是因为他可以自由表达,而是他不会利用自己的立场去招揽同立场的观众。这个非常重要,你可以清晰的察觉,周星驰作为一个个人,没有从小人物翻身变成中产后那种价值观明显的转变,也没有腰缠万贯后为实现自我兴趣而做什么“艺术追求”。有人会说《美人鱼》和《西游降魔》是他后期为实现自我兴趣做出的艺术追求云云,我以为这个真的没啥…他后来在大陆拍的电影屈指可数,基本可以排除对他整个职业生涯的影响(再者大陆现阶段的任何电影,不仅是周星驰,也无论追求的啥,要合作、要“洗钱”,都是在法律条文下以某种有头有脸的方式,这个有点影响,但不大,就不展开讲了,总之大陆电影的玩法跟香港比起来是另一个情况)
然后刚才开玩笑说到的那个“历史的进程”,其实就是说,如果要研究香港走出来的那批导演及其作品,无论研究对象是谁,都要去简单的理解一下他们所处过的那个大环境,也就是香港90年代左右电影圈大概是个什么状态。这个理解,在”如何看待周星驰“这种问题上所起的作用,比直接谈他作品怎么理解,是事倍功半的。电影发展到一定阶段,跟商业结合会越来越紧密,鱼龙混杂,大家进来的目的也不同,香港特殊的环境(有中国文化在但属英体制)、以及那时候耀眼的经济地位(亚洲几小龙来着),决定了那段时期,他们整个电影行业最大属性,是流水线上的一种快消品输出,其次才是作为原始属性的艺术品而存在。周星驰毫无例外是为这种快消品而出力的,但是他个人有追求,对自己严苛,表演和导演上又能集百家之长,这些都是一个创作者最基本的素养。
以上说这些长篇大论,可以得出本次回答的结果了。周星驰为什么被高估?
——他在香港市民喜爱的快消品中淋漓尽致的发挥他最擅长的套路,而被大陆观众认为是整个喜剧层面上的大师了——这就是某种层面上的”高估“。喜剧所包含的套路,远不止逆袭这一种,周的作品其实最初就是面向香港、甚至也只是香港相对中下层的部分人群,更甚至,如果你承认的话,大陆很多60后受过文化教育的父母辈,是不屑周星驰的,甚至认为那些下三路,比如摔倒在地抹了一手的狗屎这种情节是很粗鄙的东西,认为《大话西游》是一个“不知道演了一套什么东西”的东西。更严厉的可能不让小孩子看。然而,奇迹还是发生在了大陆,可能连周星驰自己都没想到,我一个香港喜剧导演,怎么就在大陆成了喜剧大师了?——大陆很多地方电视台,和当时合法的、非法的录像厅,在不规范操作也没买版权的情况下,把他导演或主演的电影不断播出,在新一代观众里的反响效果居然不错!继而正规的卫视也开始播了,让观影数量庞大的新一代大陆人能从小看到大。——终于,周星驰被新一代人“高估”了,他变成了他们的“情人”,也影响了很多从他们当中走出的导演,这个影响有好有坏。无论如何,周本身没错,他是一个优秀、杰出、超级有才华、有魅力的人物,但事物的另一面上,一些各有目的或喜好的人,从他那里折射出了不同的行为,让周星驰和他的故事、他的作品成为了一些情怀论者不容许别人说个不字的爆炸点,成了电影营销必吹的金字招牌、成了QQ空间写喜剧大师私下忧郁症的绝妙鸡汤文章素材。
最后我一个猜测,我想以周星驰的人生高度,他应该是那种在退休后可以淡然说出“很惭愧,只做了些微小的喜剧‘、不会轻易接受群众神化、不会跟他的后生们和求道者们聊大不大师这种无聊话题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