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融合》

(2016-11-13 22:05:10)
分类: 课堂教学

胡老师作了题为《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融合》的讲座,从“历史课件制作的准备工作”和“历史课件的设计”两方面与青年教师分享了她近二十年来在历史教学中进行课件制作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技巧。她认为要做一个优秀的课件,前期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包括教学设计的编写、制作工具的选择、素材的收集与制作。除此之外,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还需要把握好课件制作的设计性四个原则:要把握方向——以教学大纲为指南;要把握基础——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标准;要分清主次——处理好课件与课本的关系;要控制范围——以教材为课件设计的根本。最后还要多学习同行的经验,以前辈同行的优秀教学设计为参考,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形成自己的风格。除此之外,课件设计还需要注意控制性原则、简洁性原则以及艺术性原则。

随后,香洲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历史教研员杨长江老师作了题为《文本阅读与历史教学的厚度》的讲座。他认为在快节奏的信息时代,历史教师更应该静下心来多读书,沉住气来读好书。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并将所学所思有效地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教研工作中去,以提升历史教学的厚度。最后,杨老师还向与会青年教师推荐了许多经典好书,分享了自己多年来阅读的心得和收获。当杨老师把自己的藏书和阅读书目以电子表格的形式一一呈现时,其数量和内容的丰富让青年教师们感叹不已!

新时代的历史教学,既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作载体,也需要厚实的知识贮备为内容,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使历史教学迸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相信通过这次的培训,青年教师在信息技术的运用和阅读储备知识方面都会有新的感悟和提升。

扎实课堂展风采 名师引领促成长

—— 香洲区中学历史有效课堂的构建主题培训活动小记

 

2015年10月15日下午,本学期苗迺婕中学历史工作室的第一次活动在前山中学演播厅举行。在工作室顾问、香洲区教科培中心历史教研员杨长江老师和工作室主持人苗迺婕老师的共同策划下,把活动范围辐射到全区,作为一次全区历史教师的业务培训。内容有三:其一,工作室名师成员、前山中学朱春南老师执教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6课《洋务运动》;其二,主持人苗迺婕老师和顾问杨长江老师进行评课;其三,杨长江老师作题为《打造高效课堂,彰显历史魅力》的专题讲座。来自全区公民办中学近70名老师参加了活动。

朱春南老师是前山中学党总支副书记、中学历史高级教师、苗迺婕中学历史工作室名师、珠海市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她还是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作为资深名师,她在授课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回顾,注重史实与时政热点、本土历史的结合,注重师生互动与课堂生成,在教材挖掘、教材细节处理及课堂把控等方面可圈可点,让参加活动的老师受益匪浅。值得一提的是,课毕,朱老师在谈及此课的设计思路时提到:她教学的指导思想是“给孩子们一种客观的历史观念和态度”,这是历史教育赋予历史老师的责任。她这种教学育人的态度和责任担当让在场的老师产生共鸣并由衷地敬佩。

苗迺婕老师大赞这是一节原汁原味、有历史味的常规课。一、朱老师淡定自若的教态展示了她扎实的基本功,课上娓娓道来,旁征博引,一气呵成;二、选用材料到位、对教学内容恰如其分的挖掘给了应对中考改革挑战的同行很好的启示;三、对教材细节的处理与强调让学生对史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四、对课堂的良好掌控从朱老师应对突发状况的智慧中体现出来;五、对教材挖掘深度的准确把握将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杨长江老师指出朱老师有着多年高中历史教学的经历和经验,在教学中注重初高中衔接,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对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值得肯定和借鉴。整节课充分展示了名师风采和大家风范。朱老师语言精练、用词准确到位;教学设计简明扼要、重难点突出;教学思路清晰、一目了然;教学环节丝丝入扣、地图和时间轴等素材的选用帮助学生构建了时空观念。整节课有板有眼、扎实有效,给人以行云流水之感。

杨老师在专题讲座中就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对青年教师提出了六点希望;指出历史教师要有“把专业做的更专业,把职业当做事业做”的态度和干劲;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要做到明确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任务,关注学科教学动态,把握正确的课改方向,调整专业发展对策。同时诠释了历史教学的十个“关注”:一、关注课标;二、关注教材;三、关注设计;四、关注教师;五、关注学生;六、关注互动;七、关注方法、八、关注手段;九、关注效果;十、关注课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